Accordions Worldwide

 


参加手风琴考级之所见所闻所感

闪源昌教授
 


    手风琴考级的开展在我国已有十几个年头了,它有效地融于社会教育之中,对提高国民的整体素质产生了积极的影响,有其不可替代的作用。围绕着手风琴考级,各地的音乐学院、校外教育场所以及热心普及手风琴艺术的志士仁人做了大量的普及与提高的工作,面积之广,演奏人员之多,水平之高,都是令人欢欣鼓舞的。几万名专业、业余演奏员如雨后春笋般的涌现,极大地丰富了当地的社会音乐生活,推动了当地的歌咏运动,发展了手风琴独奏、伴奏、重奏、室内乐以及几十人、上百人齐奏、合奏等演奏形式,各地相继举办了累计百场以上的手风琴音乐会,这在上个世纪90年代以前都是不可想象的。在国内外都有良好的影响。

    我几乎参加了全国大部分省市的考级工作,接触了大量的考生和他们的家长,也接触了许多指导考生练琴的同行。每次考级结束以后,我的心情有欣慰的一面,但也有不安得一面;有时还是深感不安的。因为还有诸如考生的表现很不够规范,练琴与参加考级目的不明确、动机不端正等问题,有些问题还很严重。这些问题理应及时尽快解决,以使手风琴考级更加健康的发展;但是有的省份改进迟缓。我认为有必要提醒大家的注意;最好的解决办法是展开有关考级的讨论,在积极的讨论中逐渐形成共识。我愿意抛砖引玉。


(一) 我对考级的看法
   
    首先谈谈参加手风琴考级和组织手风琴考级的目的。我认为应该通过考级推动考生陶冶情操,更主动地学习,从而提高考生的音乐素质和意志品质、丰富考生与家庭的生活,而不应该是单纯追求考级证书,用证书做名校的敲门砖。这一点至关重要,教师要反复向学生宣传,教育考生不应该为考而考,不应该只练考级的曲目,为考级而练琴,而放弃了基本功的系统练习;不应该走华而不实的捷径。应该提倡按教育家陶行知所说的“千学万学,学做真人;千学万学,学做真事”。

    我们知道数字、文字、音符是人生的三把钥匙,它们是生活中不可缺少的。而三把钥匙又是相辅相成。一个学生应该受到德、智、体、美、劳的多方面教育,并有所提高才算受到了全面的教育。

    生活中有了欢乐就有了音乐,有了悲伤也同样需要用音乐排解或宣泄;生活中如果没有了音乐,就像没有了太阳一样,是非常苦闷甚至可怕的。用音乐来反映我们的现实生活,才是真正的目的,练习和演奏手风琴也正是为了更好地反映我们的现实生活,抒发我们对祖国对人民对真善美以及对大自然的情怀。这些观点应该反复地向学生讲透,并通过音符和旋律进行点拨和渗透。把为什么学琴、为什么考级弄明白了,把动机端正了,就能预防学琴过程中的很多病症,就不会急于求成,粗枝滥造,或盲目跳级。只有遵循学习的规律,循序渐进,声情并茂才能达到陶冶情操、开发智力、提高综合素质的目的。

    对于考级严与松、通过与不通过的问题,我的主张是看一个考生能不能通过考级向高一级水平迈进,即他的演奏方法能不能改进,演奏水平能不能提高,表达的情感能不能感人,由这些来决定。如果他暂时走不通,即便勉强通过了又有什么意义呢?一个人学琴的路程不能像走死胡同那样越走越狭窄,而应该像“柳暗花明又一村”那样豁然开朗而宽广。

    我到外地参加考级评定时,有的当地教师,甚至有的负责人对我说,可别要求严了,否则报名考级的人会越来越少等等。我认为这种观点虽有些道理,但是不完全对。考级确实不应把人吓回去,应该把更多的考生引入到规范的音乐道路上来。但是如果考生琴拉得不规范,错音错拍很多,强弱不协调很难听,没有音乐的处理,而使曲子走了样,对这样的人放松了要求而通过了考级又有什么意义呢?因为考级毕竟不是“扫盲”。拉得好的考生应当通过,还可以得优秀,给予鼓励,如果拉得差的考生也通过了,那不是对演奏好的同学太不公平了吗?谁还愿意去刻苦学琴练琴呢?到那时减员同样是不可避免的。

    我国的教育制度是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社会教育三者相结合的,但是要想多出人才,快出人才,我认为还要重视自我教育。考生要找出一套适于自己循序渐进的学习方法、适合自己的级别教材、自我加强语气的处理以及音色变化的表现力,演奏才会好听。另外考生对曲子的结构形式、风格、时代背景也要弄得一清二楚才行,不能满足于教师得讲解。

    业余学琴与专业学琴的演奏方法是一样的,并没有一套单独的业余的演奏方法,只是在高度、深度上有所区别,决不意味着业余学琴就可以粗枝滥造。它和非专业司机开车的道理一样,“业余开车”不也得遵守交通规则吗?


(二) 教材问题

    有人说考级教材太难,我不否认需要修改,使其更具合理性。然而是不是教材改了,问题就都解决了呢?目前,有些低级别的考生拉并不很难的教材也不合格,错音错拍子依然很多。我认为关键问题是师资力量不平衡不雄厚。有的教师教课很不规范,上大课,学生多,照顾不过来,学生错音错拍子很多却不能及时发现,也就得不到及时地纠正。有的教师教手风琴却不强调手风琴的特点,忽略了风箱的特色。教师要先备好教材,注意分析教材的特点,强调练琴方法的科学性、方法于教材融洽的合理性。教学的天敌是功利主义,教师的心态不要迁就急于求成急功近利的思潮,要按科学态度办事,要加强手风琴的基本功培训。基本功好的人演奏之前就具备了演奏成功的手段,有利于创新思维和艺术实践。教师要把学生的演奏水平、规范与否作为检验自己教学的镜子,随时修正自己的教学。教师不称职的,误人子弟的,应该紧迫地提高自己,乐于让贤,请水平高的教师来培训考生,而不能过分强调教材特难了,否则手风琴的号召力和魅力还能展示吗?

    现在各地优秀教师的学生不是依然很多,而且越来越多吗?教材难并没有把学生吓跑,反而激发了学生的知难而进的积极性。这说明教师有凝聚力。学生在上手风琴课时候,应该像过节一样的高兴,才能显示出教师的凝聚力。所以教师应当经常反思教课内容是否充实、对教材的理解是否准确,教课方法是否合理、组织能力是否健全、教学语言是否生动、形象启发是否明晰。


(三) 手风琴的特点所在--风箱

    风箱是手风琴区别于钢琴的主要标志,属于管乐乐器范畴。风箱和触键配合好,借用键盘演奏的形式,利用气流表现管乐音色,手风琴就成了管乐与键盘乐最佳地结合体。 参加考级的人必须注意领会上面所说的话。

1、风箱气息的控制,对于初学者来说,比触键还重要,还要先行,必须有独特的控制能力,这是绝对需要强调的。

2、风箱是手风琴的呼吸器官。它的作用不仅是保证音量、力度和音色的需求,而是作为表达情感的工具。通过风箱的运用来划分句子和控制声音力度的变化,有助于表达音乐的语气,往往能收到最绝妙的效果,因此风箱是心灵和呼吸器官的结合体。

3、风箱自身不会发音,但它送出的气息与左右手的触键紧密呼应,渗入到每一个簧片,影响到每一个音符的音头、音腹、音尾。因此,风箱在演奏中的作用不是百分之几、百分之几十,而是百分之百。风箱运用得好,琴声就柔和、均匀、平稳,如行云流水,又可以变化万千;风箱失控,乐句既不连贯又很难说得上完美。

4、走出风箱运用的两个误区:
(1)白声,没有韵律,情感平淡;
(2)手腕失控,造成音质颠簸不定,音色暗淡无光。

    在拉风箱时,力量要落在左手的指尖上,而不要落在手腕上,不要因为左手的频繁移动而使风箱发出干扰主旋律节奏的噪音。平稳与柔和,张弛有度是风箱的基本功。

    可以想象如果只是把手风琴风箱的功能停留在不拉不响的浅层理解上,而没有注意琴箱“语气”情感性的变化,奏出的曲调又怎么能优美动听呢?打字员在打字机上把字打对就可以了,而手风琴光把音拉对了,没有语气的处理是不行的。所以手风琴比电脑、打字机难得多,难就难在学琴需要一个从怎么做到做得很好的磨练自己悟性过程。


(四)考生的基本功一定要加强

    什么是基本功?它的范围很广,不是拉了难度大的曲子基本功就算好了。
    我认为首先要有审美能力和辨别能力,按照规范的方法自学自检,要迅速而切实地消灭音乐常识的五个错误?音程的错误、时值的错误、奏法的错误、强弱的错误、速度的错误,做到这一步,我看就逐渐接近正确了。另外对于休止符也要给予重视,它是不发音的音符,是音乐当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因为演奏曲子中的“呼吸”是不可缺少的。

    另外应该教学生反复的慢练,这也是基本功,而且是很重要的基本功。因为慢练练得稳,慢练练得细,慢练记得牢,慢练体会得深。慢练决不是拉不下来没有办法了才采用的措施,加强慢是为了今后的更快,谁慢练得多谁快起来就容易。


(五)领悟演奏中弹性与放松的关系

    所谓弹性与放松的关系,即在放松的基础上用力,用力后的适当的放松。缺乏弹性而变得僵硬,放松不下来,又会给演奏者处于过于紧张的状态。弹性与放松是演奏成功的关键。

(六)重视有关耳朵审美能力的姿势问题

    不少考生是看着键盘拉琴,这是不好的,不仅不好看,而且放弃了用耳朵指导自己拉琴的机会。学音乐的人应当力求做到耳朵就是眼睛,眼睛就是耳朵。美术是看得见听不见的,而音乐是听得见看不见的,所以在学习过程中充分提高耳朵的审美能力、辨别什么是和谐的声音等等。因此拉琴要抬起头来,呈现出大方健美又在侧耳聆听的姿势。琴,在演奏时琴应该像自己身体器官的一部分。

(七)从拉好音阶入手

    音阶练习是基础的基础,应当拉得稳健、流畅、均匀、自然。二十四个大小调音阶(包括自然的、旋律的小音阶)都应该很娴熟。我们说,熟能生巧,巧能生华。拉音阶,手指发音要有穿透性、颗粒性,指根要主动,指尖才会有力,弄清楚什么是爆发力。指尖力量弱的时候不能去借腕部、肘部、肩部的力量,那样容易造成死发力。在演奏时,要做到手指动作小、力量巧、接触面少;在练习音阶中,要分清三种奏法:连音、不联不断音和断音,有同向的和反向的音阶,左右手交换的一音对一音、一音对二音、一音对三音、一音对四音、连音对断音、断音对连音,手指、手腕、肘部及全身关节都要协调、通顺才好。不能心慌意乱,因为,那样就容易手忙脚乱,我认为拉琴要有一定的设计,拉出什么样的音响,什么是最佳音,和大画家达芬奇教学生画鸡蛋的道理一样。从不同的角度去练习,吃透了为止。

    眼高手低不好,但总比眼低手低要好得多。我认为考生自己对待自己不能像木偶一样,别人拉一拉线,自己动一动,这样是永远学不好的,我在教学过程中发现悟性与追求比聪明更重要。

(八)如何拉好练习曲

    一定要按曲子规定的速度去演奏。规定的速度出不来,等于没有速度。气息、节奏、力度三方面都要均匀了才好,要有音色变化,流畅起伏,加强语气处理,合理使用指法,分好句子,分清奏法,找到每句的支点,找到换风箱的地方,布置好高潮。在拉练习曲时,也要想到曲子的优美的旋律线,练习每首曲子时要看好曲子全部的结构;练习曲虽然不是歌曲,也不是世界名曲,但是要会唱,从“唱”中找到它的难点、重点、突破点。手指触键的动作对了,姿势也就对了。可以按不同的节奏练习每一首练习曲,要拉得清楚稳当,光求快而发音不清是不行的。要知道我们不是在键盘上找运动员。音乐家和工匠的区别不是速度的区别,而是在音乐表现上的区别。

(九)如何拉好复调部分

    要特别注意两手声部的旋律线,它们都是独立的,又是互相呼应的,要演奏得自然和谐,如同二重唱、三重唱、四重唱一样。要特别注意两手声部音量的均衡性,要注意语气的处理,要有韵律,特别要加强歌唱性,也就是说,要学会用手风琴唱歌和跳轻快的舞蹈。

(十)认真理解“演奏乐曲是第二创作阶段”的含义

    艺术家研究的是精神,不是常识。首先要从自己的鉴别能力去提高自己的演奏能力,不拉糊涂琴,光凭手指灵活,头脑简单,不重视审美能力,不加强美育的基础知识是拉不好一首乐曲的。艺术的形式如美术、舞蹈、戏剧、书法等虽然形式不同,但它们都是姐妹艺术,都是相通的。舞蹈的姿态,演员的表演深度,美术中的线条、色度,文学中的闪光的语言,这都是美的范畴,有它的广泛性,都相通在“美”字上,我们音乐更不例外。用节奏、旋律、音乐语言去表达感情它能超过文字的表达。音乐是有声音的诗歌,诗歌是没有声音的音乐。所以在演奏当中,用风箱划分句子,如,对称对比,变化,统一,高潮前的布置,高潮后的衔接,大处着眼,小处着手,以情代声,来提高审美能力。

    演奏乐曲是第二创作阶段。要了解作家的背景、年代、世界观、艺术观、风格、曲子的结构甚至于装饰音如何演奏等等,分清古典派、浪漫派、现代派,我国乐曲的风格特点,才能拉好乐曲。我们绝不是有了速度就有了一切。我认为,在演奏一首乐曲时要多想一想。第一,发现存在的问题;第二,避免可能发生的错误;第三,想出克服的办法;第四,提高自己深刻的理解能力。

    我常见到考生走进考场以后,缺乏必要的酝酿和考虑,就开始拉琴了。结果起句很不从容,节奏也不稳,对乐句没有设计,拉的平淡无味,呆板生硬,缺乏丰富的想象能力、大胆的表现能力和双手的协调能力与控制能力,只是拉音,缺乏音乐的表现力,缺乏韵律和语气处理,不知道追求声情并茂,在需要感情表达时下键不果断,离键不迅速,非常勉强地拉下一首乐曲,开始的失误又导致收句时也很草率。究其原因就是缺乏基本功的厚度和必要的艺术修养,不能得心应手;相反地,还一味地追求与自己能力不相适应的曲目级别,结果拉得毛毛草草,节拍不稳,节奏忙乱,给人感觉演奏像在干力不从心活,听起来很累,非常的勉强,根本谈不到“急处难得臻悠闲”。

    有人说你这是对专业同学的要求,我们业余的就是这样,没有时间练琴,我说不对,我见到很多大学生、中学生、小学生演奏,他们功课那么好,琴拉得也很优秀。因为他们认识到拉琴能推动自身的学习,丰富生活,提高素质,明白了“人在忙中练,刀在石上磨”的道理,学到和掌握了很多音乐知识。
所以,有些考生不如把级别选低一点,拉得好听、优秀,有了音乐的表现能力,比拉高级别的曲目草草了事好的多,尤其是想跳级又缺乏基本功的考生,更不要自己糊弄自己,不能用“豆腐渣工程”来欺骗自己。指导教师要负起责任来,坚决阻止手风琴考级的“豆腐渣工程”在自己的课堂里出现。

    时间可贵,不要浪费精力。笔者愿意与手风琴乐坛上的师生家长共勉!


环球手风琴网 中国手风琴在线 版权所有 不得侵权
http://www.accordions.com/china E-mail:
licongk@online.sh.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