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ccordions Worldwide

 

毕业论文
李遇秋和他的三首奏鸣曲

朱文琪

                                                      指导教师:陈一鸣教授

                          
内容提要:

    李遇秋先生是对中国手风琴音乐发展影响最大的部队作曲家,并且在中国当代手风琴乐坛上拥有着无人可及的权威之席。本文首先对作曲家李遇秋的生平作了简要的介绍;然后对其晚年力作—《三首奏鸣曲》的艺术特征进行了着重分析,共包括几个方面的内容:音乐的标题性,民族曲调与西洋作曲技法的融会贯通,大型奏鸣套曲形式的运用和边缘曲式结构原则的使用以及一些特殊技法的采用。由此阐述出作曲家对中国手风琴事业的巨大推动作用。 

关键词: 李遇秋 奏鸣套曲 标题性 民族曲调 边缘曲式 特殊技法。

   “手风琴作为一件年龄尚轻的西洋乐器自诞生至今已走过了进一个半世纪的光辉历程。宽广的音域、刚柔兼具的音质、以及丰富多彩的表现力,对凡是领略过手风琴艺术的人都会为她吸引、为她赞叹。我们伟大的中华民族素来具有善于消融并吸收一切她所能接触到的优秀文化成果的广博胸怀和能力。当手风琴一踏上中国的土地,便开始了与民族音乐文化相结合的旅程。众多国内外手风琴界作曲家和演奏家,在为其展现西方作品时迸发出无穷魅力所折服的同时,也在如何能够最大限度地挖掘她潜在功能和巨大表现力以便为我所用这一问题上报以了极大的关注。几十年来,凭借着他们炙热的民族情感及大胆求索又不失谨慎的创作精神,中国手风琴作品的创作之路已被纳入了专业性的轨道,由此产生的大量优秀之作也大跨步地走出国门,演绎于国际舞台之上,并且得到各国音乐专家、同行们的认可和称颂。

    在如此丰富的手风琴音乐创作中,无论是作品的数量还是质量,作曲家李遇秋先生所做出的贡献都是尤为突出和巨大的。

    李遇秋,原战友歌舞团副团长,艺术指导,国家一级作曲。1929年出生于河北深泽县,原籍北京。1940年参加军区抗中学习,44 年在中共晋察冀分局担任卫生员职务,45 年调入抗敌剧社(战友歌舞团前身)从事手风琴演奏。1950年,组织上将他送到上海音乐学院作曲系深造,曾师从于桑铜、钱仁康、丁善德等老一辈音乐大师。正规、扎实、专业的作曲理论学习,为他后来长期从事音乐创作奠定了坚实的基础。自 57 年完成学业归团之后,他便开始了专业作曲的生涯。1965年,李遇秋作为《长征组歌》的主要作者,充分向世人展现了自己的音乐才华和深厚的功底。此后,他在创作上的非凡才能才逐渐得到社会的肯定。多年来,他在从事各种音乐创作的过程中积累了相当丰厚的经验,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对此,作曲家本人并没有将其视为张扬和炫耀的资本,而是更加潜心致力于音乐创作。80年代初,李遇秋凭着对手风琴事业的满腔热情,调整了创作方向,重新走上了手风琴音乐创作之路,在他辛勤耕耘之下,《天女散花》、《促织幻想曲》、《协奏曲》、《奏鸣曲》等多部响誉国内外的优秀作品脱颖而出,恰似一场春雨滋润着中国手风琴艺术这片广阔的土地。其中,谱写于世纪末的三首奏鸣曲,是李遇秋在古稀之年的呕心力作。

    《第一奏鸣曲—长征》创作于 1996 年 10 月,正值中国工农红军长征六十周年,创作《长征组歌》三十周年之际。作者怀着对长征业绩和英雄们无比崇敬之情,再一次用音乐进行歌颂。该作品于 1997 年获全军一等奖,并于 1998 年荣获音乐创作的最高奖——文华奖。《第二奏鸣曲—扎西德勒》和《第三奏鸣曲—天山云霞》是分别具有西藏和新疆音乐风格的两首多乐章奏鸣套曲。2002年于北京举行的国际手风琴大赛中,《第三奏鸣曲》被指定为艺术家组规定演奏曲目。

    在此三首作品中,运用奏鸣套曲这一大型体裁所展现出来的英武豪爽的音乐氛围鲜活生动的音乐形象以及与西方现代作曲技巧相结合过程中深厚民族底蕴的融入,都无可非议地把它们提升到当代国内手风琴作品表率的地位,成为手风琴艺术在我国蓬勃发展的一个里程碑,同时也为二十世纪我国手风琴作品的创作事业划上了圆满的句号。

    作品中所蕴涵的几大特征,正是这三首奏鸣曲艺术特色的突出概括。对它们的了解和掌握也使我们能更进一步找出其真正的音乐价值所在。

特征一:关于音乐的标题性

    音乐的标题性是这三部作品共有的一个特点。形象鲜明的标题能够使作品的音乐语言更具生动性、充实性和丰富性。相异于文学作品,作曲家不可能把每一个想要表达的情感细节都精致入微地刻画到音乐中去,而选择标题这种简洁明了、突出重点的方式,不仅清晰了听者欣赏作品的思绪,更加深了音乐内容的表现力和说服力。在《第一奏鸣曲》中,作者用四个标题乐章便把长征这一中国现代史上最具辉煌灿烂的一页以手风琴音乐形式进行了淋漓尽致的描述。第一乐章“英雄史诗”,有朝气的快板。刻画了英雄的主题形象,表现红军英勇豪迈的革命气概和勇敢顽强的战斗精神;第二乐章“草地风雨”,如泣如诉的行板,表现红军以无所畏惧的革命意志和乐观主义精神战胜艰苦的自然环境,阔步走向胜利的过程;第三乐章“喜迎红军”,描绘长征途中经过少数民族地区时,红军受到热烈欢迎的喜庆场景;第四乐章“铁流勇进”则展现了红军勇往直前,坚定信念,以锐不可挡之势奔向胜利的气魄。而《第三奏鸣曲》这首具有浓厚新疆气息的作品中,作者也分别运用了富有内涵的标题。“山鹰和雪莲”、“死城的诉说”、“绿洲小夜曲”和“节日”,这些均代表和反映着新疆自然风土和人文环境的内容。

特征二:对于民族曲调的运用

    旋律是音乐中表现形象最集中、最贴切的手段,也是一个民族音乐风格的最鲜明写照。作品独具特色的引用人们所熟识的民间音调作为主题旋律,不仅易于大家接受,同时也能加深对乐曲寓意的理解。《第一奏鸣曲》第四乐章“铁流勇进”的引子部分,是一首崇高的歌颂性的井冈山民歌。熟识的旋律唤起了人们对过去艰难岁月的回忆,深远、悠长的乐思象征着红军甘之如饴为人类解放事业献身的伟大革命气节。

    《第三奏鸣曲》采用西藏山南的素材。轻快活泼的节奏、豪放明朗的风格,一开始便把人们带入了藏族同胞们载歌载舞、欢腾热烈的气氛之中。而第二乐章“水之歌”则借鉴了流行于藏族地区的藏戏的唱腔形式,不协和大二度音程的叠置是其最明显的音调特征。作者准确把握住这一音响模式,运用高低声部的连绵交替和音色的明暗对比,恰到好处地塑造出具有藏戏基本性格的旋律形态,从而进一步升华了藏族民族民间音乐的艺术内涵。

    这些都是作者运用生动的音乐形象思维对特定题材内容的精致概括,也是中国的传统精神、民族气节和审美情趣与手风琴音乐这一外来艺术形式高度结合的产物。

特征三:大型奏鸣套曲形式的运用和边缘曲式结构原则的使用

    奏鸣套曲是奏鸣曲、交响曲、协奏曲和三重奏、四重奏、五重奏等室内乐采用的形式。一般包括四个或三个乐章,并且每个乐章在内容、曲式、速度、调性上都有其固定的特点,是一种大型的乐曲体裁。借助于此种结构形式,作曲家利用手风琴这一乐器载体,把自己对人生、社会和历史的深刻体验更加集中地展现出来;同时这也为手风琴音乐表现十分复杂题材的,具有戏剧性、英雄性、史诗性的内容提供了巨大的空间。

    在作品中,作者既没有墨守成规,为奏鸣曲的形式所束缚,又没有忽略其体系格式上的特殊规律;既符合音乐语言的准确性,又兼顾了音乐发展的逻辑性和艺术上统一与变化的美学原则。

   变体奏鸣曲式和回旋奏鸣曲的大胆运用便是对此最有力的证明。《第三奏鸣曲》第一乐章“山鹰和雪莲”的展开部引用了新材料,由此形成插部性展开部的奏鸣曲式结构。乐曲的呈示部采用典型新疆舞曲风格的七拍子节奏,在轻松活泼的气氛中歌颂了青年人的生活和爱情。展开部的新材料则选择了丰富变化的节拍、快速半音式连续级进的旋律,从而营造出一种躁动不安、摇摆不定的氛围,刻画出经受了风雨洗礼之后的坚强人物性格。

    《第二奏鸣曲》第三乐章“大地之歌”,采用了循环和奏鸣相结合的回旋奏鸣曲式,将不同的曲式结构原则结合在一起使用。主部主题是一段藏族舞蹈风格的旋律,纯朴而热情,流畅而严谨,前后共出现了四次。第一、三插部沿用了主题材料并分别建立在主部的关系大调和平行大调上,体现了奏鸣曲式中副部与主部调性符合的原则。第二插部则具有展开部的性质,引入了新的素材并运用赋格的写作手法,将其在一系列的小调上加以展开。

特征四:对特殊技巧的运用

    每一件乐器都有其独特的音乐魅力,手风琴也自然拥有着自身鲜明的演奏风韵。丰富多彩的变音器,变化万千的风箱运用,以及各种技巧的触键方法等构成了手风琴展现个性魅力,塑造音乐形象的重要手段。除此之外,一些特殊的高难度技法的应用也在增强音乐表现力上发挥了极为突出的作用。

    在《第三奏鸣曲》第二乐章“死城的诉说”中,以使用排气孔开合风箱而形成的风声作为低音背景,高音部由几簌迅速跳动的音符和间或拍击琴体不同部位所发出的高低音响所填充,由此描绘出“死城”一派荒凉、恐怖的景象。

    又如《第一奏鸣曲》第二乐章“草地风雨”的引子部分,大篇幅地使用了颤音这一技巧渲染主题。高音旋律以小三度快速颤动,起伏的力度变化以及旋律线下行的趋势使得音乐犹如阵阵刺骨寒风,令人瑟瑟发抖,从而营造出沼泽草地那凄凄茫茫、幽暗阴森的气氛,同时也在另一侧面反映出红军历经千难万险最终取得长征胜利的不易。

    作为一名部队专业作曲家,李遇秋先生自六十年代创作第一首手风琴二重奏《草原轻骑》至今,一直坚守着自己孜孜不倦开辟的阵地,为中国手风琴事业的发展默默忙碌着,使中国手风琴文献的不断丰富。正是由于这位被专业人士称为“中国手风琴创作第一人”的专业作曲家,我国手风琴音乐的艺术创作才大大缩短了与世界接轨的进程。这三首奏鸣曲的产生及其取得的巨大成功即是此最有力的证明。

    但站在国际手风琴发展的大环境中,我国手风琴事业的基础还略显单薄,在创作、教学、理论研究等专业领域的探讨还需进一步专业化和科学化。二十一世纪中国手风琴事业任重而道远,更多李遇秋式德才兼备的专业音乐人士被时代所呼唤。愿我们共同努力,把中国手风琴事业的发展再推向一个新的高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