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ccordions Worldwide

 

论手风琴复调音乐作品的演奏

——西藏大学艺术学院音乐系 周亚曦

                     
    摘要 本文从正确把握巴赫作品的风格、音乐的表达以及巴赫作品的触键两个方面探讨了巴赫作品的演奏技巧。文中对巴赫作品所蕴涵的宗教似的、风格分别进行了阐述,研究探讨了巴赫音乐的复调性、层次性并以笔者自身演奏巴赫作品的心得体会,对巴赫作品的演奏进行了归纳总结。
  
  关键词 复调音乐 手风琴演奏
  
   复调音乐是指几个独立的旋律声部,在运动中同时结合在一起,构成丰富多样的织体形式。 这种各自具有旋律意义的多声部音乐叫复调音乐。在现在的手风琴的演奏及教学中,复调作品的训练是个不容忽视的技术课题。它是手风琴技术训练、声音训练、乐感训练的重要组成部分。演奏者只有具备了这种思维方式,才能演奏出鲜明、丰富、生动的音乐形象。复调音乐的代表人物是德国的巴赫(J S Bach),复调音乐作品是每一个手风琴演奏者必须学习的课程,我们既要训练学生大脑多层次的思维能力、多声部的听辨及组织能力,手指的独立性与控制能力,又要训练学生把握复调作品的纵横关系,以及色彩、力度、声音的准确表达。复调音乐在17世纪到18世纪中叶,曾有过一个兴盛的时期。当时,在欧洲出现了一种新型的艺术和建筑流派,叫做“巴洛克”,此名是葡萄牙语barroco的译音,意为不规则形状的珍珠。这种艺术和建筑风格的最突出特点是极富装饰性,而这个时期在音乐上形成的创作风格则是复调手法;巴洛克时代的代表人物有德国的巴赫(J.S.Bach,1685—1750),英国的泊塞尔(H.Pwrcell,1659—1695),法国的库普兰(F.Couperin1668—1733)和拉莫(Rameau1683—1764),意大利的斯卡拉蒂(D S-Carlatt:1685-1757)。其中,德国的复调大师巴赫的作品达到了高峰,巴洛克的对位法音乐在他手中,达到了极至,显示出最崇高最深邃的境界,充满了无穷无尽的变化;复调性、装饰性、断连性、即兴性、歌唱性,是学习巴赫的键盘音乐所必须解决的课题。
  学习复调音乐具有重要意义。手风琴作品充满复调结构,而它是一种能够演奏多声部的乐器。地穿插着层次丰富、形象丰满的复调色彩。在手风琴的各类比赛中,复调乐曲是必须演奏的作品之一,成为衡量演奏者音乐表现力及手指技术控制力是否全面的重要内容。在考试内容里,复调作品作为必奏曲目,占有一定的分值。因此,我们必须保证学生一定数量的复调作品练习,达到有计划地训练学生演奏复调作品的能力。这方面的教材主要集中于巴赫的作品中,从浅入深,如《小前奏曲与赋格》、《二部、三部创意曲》以及《十二平均律曲集》,《英国组曲》、《法国组曲》等。这些复调作品是专门为钢琴写的,由于手风琴与钢琴同属键盘乐器,有许多共同点,且这些作品的双手都是旋律,故大多数曲目直接用钢琴谱就可以演奏。以上作品中,《二部、三部创意曲》是学习弹奏复调作品的中级教材,适合教学中大多数的学生。对于少数落后偏远地区、程度浅的学生可以用《初级曲集》。个别程度深、驾驭复调音乐能力强的学生,可安排《十二平均律》。在手风琴复调音乐的学习中应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由于学习巴赫作品在手风琴教学中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故而笔者在多年学习、演奏和教学的基础上从两个方面来对巴赫作品进行分析与研究。
  一、 正确把握作品的风格 
  演奏好任何作曲家的作品,都需要了解这位作曲家的生平和所处的大时代背景,这对准确掌握作品风格有很大的帮助。一般来说,演奏者在学习音乐作品时,首先都要从作品所处的时代背景中找寻作曲家的创作意图,了解作品的内涵,从中寻找到作品的表现风格,从而走入作品。研究巴赫作品的演奏,我们也应从此入手。
  巴赫复调音乐的结构基本上是二部性结构,主题的发展是建立在模仿写作上,第一部分为主题的呈式,第二部分为主题的展开与结束,而在主调音乐作品中,典型的展开方法是主题变奏式的展开。这种展开方法表现为:一是主题织体变奏,即将主题按一定的调性布局,在不同的调性和不同的声部上呈式;一是在调性布局的基础上将主题扩展或紧缩,即所谓主题重复式展开。如果在一个作品中结合这两种展开手法,就更加接近于复调音乐的呈式与展开部二部性结构了。如巴赫《平均律钢琴曲集》第一集第三首声C大调《前奏曲》。主题9小节,从主调开始,结束在属调,是一个富于歌唱性的完整段落。第一部分,主题按一定的调性布局在升C大调、升G大调、升d小调、升a小调、升F大调、升C大调上呈式。第二部分是主题的展开部分,以主题的某些因素进行展衍式的演绎。
巴赫是一名虔诚的新教教徒。他自己曾经说过:“音乐是赞颂上帝的和谐的声音”。他声称,自己的所有作品都是为上帝而创作的。在他浩如烟海的千余首作品当中,有三分之二是宗教作品。在巴赫的音乐中,最深奥的其实也是最简单的。演奏巴赫的作品,就如同到教堂倾听上帝的声音,其中的宗教感绝非是一种廉价的情感流动,而是一种真正渗透进骨髓的情愫。因此,他创作的宗教音乐,都具有很强的艺术性。因此他的作品具有教教强的宗教风格。我们在演奏这类作品的时候,一方面要把自己的演奏状态投入到乐曲所需要的氛围中,使自己的心灵贴近巴赫,去感受他对宗教的虔诚;另一方面,要使自己站在一定的高度上,从宏观的角度领悟全曲,不要过份强调短小的动机或因素,而使乐句不能一气呵成。乐句的线条要富有流动性,使音乐具有一种立体感。众所周知,管风琴是与教堂建筑融为一体的,因而要让教堂伴随着庄严肃穆的音乐耸立起来。音乐中的教堂或宏伟、或精致,都需要更进一步的具体处理,但这些处理都应该在总的气氛中进行,也就是说在把握整体风格的基础上,处理每一个动机及乐句。
二、准确地表现音乐
复调音乐通常比主调音乐更集中,由于每个音符都被严密地组织在一定的声部关系中,因此,它们都具有自身的独立意义。演奏复调音乐作品,更应当重视每个音的触键,不仅要获得每个音符的良好的音质,而且,还应注意音与音之间的相互关联,使每一个声部的单个音符都能相互组织起来并构成合理、良好的音线,使各个声部之间组织起良好的声部关系,从而在纵横两方面将音乐组织成完美的整体,这就犹如地球仪上的经纬线一样,每一层延绵不断的线是纬,互相穿插交织的线为经,经纬以一定的构想设计组织起来,即形成了音乐的内部结构。在演奏时,要仔细倾听每个音符的音质;下键前要做好充分的准备;同时,触键要变化,要阴阳兼备,刚柔相济,奏出每一个声音后立刻放松。由于乐器的发展进程,巴赫时期乐器表现力度变化不大,所以当演奏他的作品时,演奏者必须将力度控制在PP—mf的范围之内。演奏复调音乐,歌唱性是至关重要的。尽管在巴洛克时期的音乐作品中,大多数快速进行的音符都需用非连音(nonLegato)甚至近乎跳音(staccato)演奏,但这并不意味着这些声音不需歌唱性,这对初学复调作品的人来说,是相当困难的。但是,只要我们坚持慢速、分手、准确的弹奏,并严格倾听力度、色彩的变化、控制,乐思的完整表达,奏法的严格准确等,就一定能够收到良好的效果。演奏巴洛克时期的音乐,我们必须树立起“使每个音符、每个线条都歌唱”的基本概念。首先,要使每个声音典雅高贵,置于仔细小心的控制之下;同时,又使每个声部清晰连贯,纳入绵延的呼吸之中,在此,要特别指出,声部连贯并不等于都用连奏奏法(Legato)弹。我们内心要歌唱,只有内心歌唱每一个声部的线条,才能使整首乐曲歌唱起来。因此,从学习复调音乐的最初阶段起,就应使学生学会分手练习、分声部练习以及弹一个声部唱另一个声部,要细心地体会每一个声部的意义以及它们的美妙之处。具体可做如下操作:先分手练,单手背奏,耐心、严格倾听自己的弹奏,直到把每支手的旋律(或每个声部的旋律)熟练自如地弹奏出来,将每个声部的表情独立、准确地表现出来,等大脑有了明确的记忆后,双手才能够合起来练,这样做,既可减少学习的难度,又可更好地达到乐曲的要求,这种方法已被实践证明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
巴赫的作品具有均衡性的特点,结构严谨,并有着极高的艺术性。表现巴赫作品与演奏者的演奏风格紧密相关。对巴赫作品的解释首先应立足于尊重原作,使用原谱或接近原谱的版本,以及对巴赫时代背景加以了解,尊重巴赫本人的写作意图、哲学思想,表现巴赫欲表现的内容。手风琴演奏巴赫的作品这大大增加了演奏者的难度。因为原作是管风琴、古钢琴演奏的。手风琴是近代出现的乐器,它左右手音色不平衡,力度也不能与管风琴比,风箱转换造成的旋律线条不能与管风琴比。在巴赫的作品中,没有任何一个音游移于声部组织之外,每个音都互相制约、互相关连、互相吸引,正如宇宙的星系结构一样。在处理声部关系上,首要的原则是平衡,即每个声部处于大致相同的力度水平上,不要片面、孤立地强调某个声部。应在手风琴上演奏出弦乐四重奏(或三重奏、二重奏)的总体效果。首先,每个声部均要清晰、完美、连贯;其次,再略微强调其中的某一层次。
  速度是决定巴赫风格的重要因素之一。巴赫时代的管风琴、古钢琴在机械制造和工艺方面,其速度都不能和现代乐器相比。18世纪属于节奏缓慢时代,我们用手风琴演奏巴赫的作品就更要注意了,切勿见到16分音或32分音就象演奏现代作品一样快,这样与巴赫作品的速度差就大了,采用合适的速度是表现巴赫风格的重要因素。
触键和音色是手风琴演奏巴赫作品的重要环节。人们说巴赫的作品一听就知道,因为声音很“古”,我认为“古”的风格,其最大特点就是音色“直”、“平均”,还有一点“呆”。手风琴的力度变化是随风箱压力大、小而变的,演奏者既注意左右手触键,又要注意到风箱运行的“平”,对这一点要引起我们足够的重视。手风琴的触键方法,由于流派的不同使得触键方法也不尽相同,但演奏巴赫的作品必须尊重其风格。例如《d小调托卡塔与赋格》中的赋格部分,原曲是管风琴曲,管风琴发音较迟。较为正确的方法是,手指力量由肩部到指尖要贯通,指尖要完全放平,增加触键面,重量点要集中在指尖上,音与音连接时要平稳,触键要缓,贴键出声,但下键要果断。因为对管风琴而言,不存于“软起”与“硬起”,而起键要模仿管风琴的回音效果,往往是缓起键,音色最好选用加进木管音簧,从而突出管风琴的声音效果。装饰音是音乐的装饰品,这是巴赫作品最讲究的,也是较难处理的问题。巴赫与莫扎特、贝多芬以及浪漫的装饰音截然不同。莫扎特的装饰音华丽、果断,而巴赫的装饰音不能太快、太断、太强和太华丽。声部、线条和声部是巴赫创作的主要形式,每个声部是彼此独立的,有其自身的旋律、句法和力度变化。手风琴的基本问题是双手的发音,是由同一机械装置———风箱来控制的,这是演奏巴赫作品的一大难点。
演奏技术上的训练指的是手和手指独立性的训练。前面我们谈到,复调音乐演奏的核心是声部的多层次。达到这一目的的手段靠的是手指的技术能力。就是良好的手指控制力。在实际训练中,要使学生做到:1不同声部的音乐形象和性质不同,演奏法也不同。例《二部创意曲No14》
  右手没有任何句法标记,为了使两个声部不同音乐形象更鲜明,右手的旋律可用leagto演奏,可像谱例3那样标上句法连线,使句子做到细腻、流畅、优美。左手的音符则要弹得大气、粗旷、结实,用非连音演奏。这样两个声部的旋律都清晰地表现出来了。
当两个声部同时进行,采用卡农模仿,先后进入,形成句法的不同时,双手要分别独立:。例《二部创意No8》
  右手连奏,左手断奏要很清楚,应注意不要使风箱有节拍感,气流必须饱满、连贯,句法在手指上做出来。在演奏复调作品时,演奏者还应注意风箱转换时的力度控制。有很多演奏者在换风箱时容易出现音量的不平衡,尤其是在关风箱时容易使第一个音加重,使音乐的线条受到破坏。要使音乐各个线条都做到完美,风箱的配合是必不可少的。迅速而平稳的转换风箱是风箱运用中的一个技术难点,能够没有痕迹的转换风箱是每位专业演奏者都应该掌握的技术。另外,由于复调音乐作品的旋律是互相叠置的,因此风箱处理较为复杂,当然演奏中呼吸与风箱处理的和谐统一也十分重要。风箱的使用是手风琴演奏中的重要技术课题,经过反复推敲与练习,将风箱的转换固定下来,避免情绪化的风箱使用,可以使音乐不会因演奏者情绪的波动而出现偏差,因而更好的表达出作品中作者的“乐思”。风箱的处理需要演奏者平时不断的经验积累,演奏复调作品更是如此,只有在平时练习中多加重视,才能使风箱的运用与音乐表现的需要达到完美的结合。当然,决定风箱处理的因素是多种多样的,演奏者应根据自己的经验、习惯,作品的实际情况,以及乐器本身的情况(如耗气量的大小)来选择合适的处理方案,只有从自身的实际情况出发才能够使演奏不断趋向完美。

  参考资料:
1.《钢琴演奏之道》,赵晓生著,湖南教育出版社1991年12月版。
2.《钢琴音乐研究》,张大胜著,光华出版社1989年8月版。
3《音乐的大海巴赫》,余志刚著,上海人民出版社1998年10月版

周亚曦,手风琴演奏硕士。1978年出生于四川省成都市。现任西藏大学艺术学院音乐系助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