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ccordions Worldwide

硕士学位毕业论文

组曲《古拉格群岛》研究兼谈其演奏

周新婷
 
四川音乐学院2005级硕士研究生 专业:手风琴 研究方向:演奏与教学

 
导师:陈 军


2007年


  
第一章 “古拉格”及组曲《古拉格群岛》的历史背景
          

1.“古拉格”的历史背景

组曲《古拉格群岛》是乌克兰著名作曲家伏拉索夫的名作,又名《五个不为人知的小故事》,它虽然由五个对比并置的有标题乐章构成,却从头至尾贯穿着一个主题——“古拉格”。

“古拉格”是什么?它有怎样的含义和历史背景呢?这就要从索尔仁尼琴的巨著《古拉格群岛》说起:“献给没有生存下来的诸君,要叙述此事他们已无能为力。但愿他们原谅我,没有看到一切,没有想起一切,没有猜到一切。”

1970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亚历山大·索尔仁尼琴的史诗般巨著《古拉格群岛》就是以这样沉痛的题辞开篇。1973年,索尔仁尼琴决定将这本书秘密送往西方发表,这成了苏联政治史研究的一个重要事件。可以说,苏联当局决定剥夺索尔仁尼琴的国籍,并将其强行驱逐到欧洲,与这本书的出版关系极大。

这部长达140 万字的巨著,堪称苏联列宁和斯大林时期法制历史最精炼的描摹。所谓“古拉格”,即“劳动改造营管理总局”,原是苏联劳改制度的象征。作者将其比喻为“群岛”,意在指出这种制度已经渗透到苏联政治生活的每个领域,变成了苏联的“第二领土”。全书分监狱工业、永恒的运动、劳动消灭营、灵魂与铁丝网、苦役刑、流放、斯大林死后7部,既以“群岛居民”的经历为线索,又穿插了苏联劳改制度发展史中的大量资料,结构宏大,卷帙浩繁。书中有激昂的控诉,愤怒的谴责,也有尖锐的嘲讽,深切的诉说,是深刻理解苏联政治体制重要的参考著作。

索尔仁尼琴在《古拉格群岛》一书中借助了大量的第一手资料(这些资料的人物、事件、时间、地点均可查证),对一种运动及其所产生的政治制度展开了思考。这种思考是严肃和认真的,作者引述材料一半是为了真实报导,另一方面也是为了准确无误地剖析那种运动和其下的极权主义政治体制模式,索尔仁尼琴认为这种极权主义统治给人类带来的灾难表现为极端残忍的刑讯、荒谬绝伦的司法、彻底沦丧的社会道德,以及毫无人道的株连性流放、集体流放、超强度的死亡劳改,这一切称之为"古拉格现象"。

古拉格群岛的子民们,由于生存环境的极端恶劣和残酷,他们的生存智慧发挥到了极致,表现出了惊绝今古的智慧和勇气以及表现出极其坚强的意志力、忍耐力和幽默感,这也许正是俄罗斯这个民族之所以伟大的原因。古拉格群岛的历史是一部民族奋争的史诗,是一曲二十世纪超越了《命运》的宏大交响曲,更是一座绝不向苦难低头的人类傲骨的丰碑。

书中并不是仅仅描述古拉格群岛上人们的抗争,这样的抱怨是没有进步意义的。《古拉格群岛》最终的目的是要反映俄罗斯人民的伟大。所以书中描写的那些头脑清醒、有强烈正义感、人格卓越,在苦难和丑恶面前表现出的高尚人格风范的普通人才是小说的重点。这种崇高、崇高得平凡,却震撼人心。它告诉我们俄国的脊梁们是如何完成他们的精神炼狱与再生的。当一个时代,一个国家,一个民族遭受到污辱和蹂躏的时候,这些独立不羁的人们就成为拒绝同流合污的象征人格、独立的风标。他们拒绝成为别人思想的奴隶,他们拒绝在别人的鼻息之下苟且偷生,他们刚颜不屈地抵抗对自由和正义的践踏。正因为如此,才显示出了他们伟大的人格力量,一种勇者的风度,他们正是俄罗斯人民值得骄傲的儿女,正是他们承担了俄国的良心,这些普普通通而又傲骨嶙峋的人传承着俄罗斯的伟大传统。

伏拉索夫的组曲《古拉格群岛》正是对“古拉格群岛”这种现象,和它背后所反映的这种人类精神的一种音乐化的艺术表达。


2.组曲《古拉格群岛》的历史背景

乌克兰著名作曲家伏拉索夫.维克多.彼得洛维齐(Vlasov Victor? Petrovich) 出生于1936年。1963年毕业于乌克兰利沃夫国立音乐学院,师从M. D. Oberyukhtin学习巴扬。后前往乌克兰敖德萨音乐学院担任助教。伏拉索夫创作了大量的电影音乐和巴扬手风琴作品。他的作品曲调优美,尤其是其爵士风格的作品更是在同类手风琴作品中独树一帜。如低音三部曲《爵士低音》,《回旋低音》,《音乐会低音》。伏拉索夫还创作了一些历史题材犹如史诗性的作品,如反映前苏联斯大林时期的组曲《古拉格群岛》。这部组曲依据索尔仁尼琴的小说《古拉格群岛》以及沙拉莫夫和阿拉斯贡的自述式回忆创作而成。全曲十分深沉,厚重,把人性中对自由的追求描写的十二分感人,是一部具有史诗般传奇色彩感人肺腑催人泪下的手风琴原创作品。

这部组曲又名《五个不为人知的小故事》,其五个乐章的小标题分别是《A ZONE》、《A STAGE》、《HIEVES》、《WOOD CUTTING AREA》和《CRIMINAL AUTHORITY CREEP》。它们看似松散地讲述了五个不同的故事,但每个故事都贯穿着“古拉格现象”。通过精心安排的音乐语言所描述剧情式的内容,反映特定的历史条件下人的矛盾抗争和不屈的俄罗斯精神。与小说《古拉格群岛》一样,仅仅从内容上理解,乐曲是阴暗的,挣扎的。然而在更深的层面上,作品是在反应人类自省的力量。是对历史的批判和人类伟大力量的讴歌。

首演这部作品的是乌克兰巴扬手风琴演奏家弗拉基米尔·穆勒。首演之后,在全世界广泛流传,是当代最受巴扬演奏家喜爱的巴扬原创作品之一。

第二章 组曲《古拉格群岛》作品分析(5个乐章)

第一乐章《A ZONE》(《监狱》)

“ A ZONE”是俄语地狱,地带的意思。同时它还有“斯大林时期”这个引申意,是古拉格监狱的标志。对于这个乐章,作曲家的注解是:在西伯利亚漫长的冬天里,刺骨的寒风中:所有的地方都缠着铁丝网,探照灯照着整个群岛。嘹望塔上有士兵,风中有一点跳跃的烛光。

总的来看,第一乐章是有引子和结尾的3段式结构。

乐曲的引子在长达30秒的气声所模拟的风声中开始。手风琴左手利用放气孔的特殊音色,以PPP的力度,回风箱起始音乐。力度变化由PPP经过6个渐强渐弱起伏,回归PPP。只30秒就营造出阴森和胆怯的氛围,小心翼翼地开始《监狱》之旅。

在30秒风声之后,右手在的音色下,以3个小2度叠加的音簇奏出与开头30秒相对应的5个渐强渐弱,由PPP开始到P结束。整个乐句力度起伏都在头30秒的基础上更上一层。
谱例:


(1乐章风声之后的和弦)

前两句时间共55到60秒,总体给人感觉拨开迷雾,渐入佳境。剧情感很强。

之后的音乐(笔者在此处标记为第一小节)更是在加强渐入感上大做文章:速度从前两句的只规定总体时间到这里的要求用行板(Andante每分钟55拍)的速度进行,音型也由最初的风声到一个单和弦的渐变再到这里8小节一拍半的单音 和18个小节音符的逐渐累加。总体感觉:纵向音符的数量在增加,和声在加厚,音响在加大,音域也由集中在小字组逐渐拉宽,一直到小字3组。一系列变化使得气氛被逐渐推高,暗示后段音乐有大变化。最后在加了和弦外音的7和弦上以延长的渐强结束。从而以开放的姿态进入激烈的第一个乐段。总之,这一相当于乐段的连接部分,将音乐的气氛从最初的小心翼翼推到一个小小的高峰,尤其是结尾处在延长中结束的强和弦预示着音乐在此地会有一个小的爆发。自次引子完成了自己营造气氛,形成悬念的任务。音乐进入正式的乐段。

第1个乐段的音乐,音乐情绪和引子大不相同。31小节起,速度加快到每分钟80拍。快速的抖风箱以f的力度持续了20个小节,在第50小节处结束。音乐在28到30小节做了渐强处理,在f力度下进行的抖风箱持续4小节(31小节-34小节)后,右手有规律地击打琴体和风箱。之后右手又逐渐过渡到加了和弦外音的7和弦。最后在sff中结束抖风箱, 只延留小字2组a音像一缕轻烟淡淡飘在3度下行6连音之上。6连音反复了3小节(53小节-55小节)后,延留音依然持续,又经过10个小节的小7度音程和增8度音程的连续行进,才结束。

这样,激烈的情绪在长时间持续的延留音中逐渐缓和。

又经过反复重复乐汇,即在本章的第67小节到第71小节彻底化解中段的情绪,从而回到最初的迷离和小心翼翼的音乐氛围里,最后在气声模仿的风声中结束第一乐段。
谱例:
       
       (1—67-71)
反复演奏第一乐章,难度不是最大,但情绪不易把握。究竟作曲家想要通过第一乐章表达什么样的情绪和思想。第一乐章又在整个乐曲中扮演着什么角色呢?

首先,由于整个作品和小说的紧密关系且各个乐章存在着明确的标题,所以整个乐曲叙事性很强。结合第一乐章的标题《监狱》和作曲家的注解我们可以得知本乐章的气氛首先应该表现监狱或者说是整个“群岛”的阴霾气氛。

其次,五个乐章构成的作品是一个整体。把第一乐章放在整部作品中看:在这样的暗色调的气氛下,第一乐章还要起到引入的作用——就是要让听众心里有整个作品的大致意思。也就是说第一乐章还应该有很强的预示性。

所以在对第一乐章的处理上,要同时考虑到标题规定下的乐章的内容和本乐章在整部作品中的定位。尤其注意一定不能把中段情绪的突起处理的太过。

第二乐章《A STAGE》(《押解途中》)

A STAGE意为驿站之间的距离,行程。作曲家对本乐章的注解是:所有的囚犯常被押解到不同的地方服刑——从某地押解到古拉格,再押解去别的地方。这样犯人们彼此间会越来越远。在押解途中有人会生病甚至死亡,但看守者给予犯人的只有训斥甚至鞭打。
整个第二乐章时长约3分40秒。主要由右手在小字组的乐汇以及小字3组的快速跑动的乐汇两大音乐素材构成。
谱例:

(第一乐汇)


(第二乐汇)。

这两种风格差异很大的乐思在左手的8分音符音簇 恒速击打所形成的枯燥背景下,交叠出现。音乐性格神秘莫测,仿佛挣扎于“押解途中”,不得出路。而单一枯燥的左手更是突现出这段“旅途”距离不短。

如果整个第二乐章仅仅是两种乐思的交叉反复,那这一乐章未免太过单调。尤其本乐章的基调还是枯燥。所以把握本乐章中的一些变化致关重要。

首先,音区和变音器的不断变化。第二乐章一开始左手在ppp 的力度下,奏出小字组音簇8分音符,既像远处沉沉的脚步声,又像什么人不安的心跳声。第3小节最后一拍,右手在的音色下,奏出乐汇1。紧接着音色一下换到,并奏出乐汇2。之后两个乐汇又变化重复一次。13小节,当乐汇1第三次出现时,音色虽仍然是但右手在变音器上做的刮奏和第一乐汇变化模进交替出现,情绪上更加焦躁。接下来,19小节第3次出现的乐汇2,音色变成了。这样的乐汇2比之下的乐汇2更加尖锐一些。20小节,乐汇1第4次出现,这次的出现变化幅度更大,也加入了新的音乐材料:。变音器从,音域先扬后抑,弱起的3连音和前16后8的节奏型(第25小节出现),具有很强的推进感。延续了乐汇2第3次出现时的尖锐。并且继续加深加宽这种尖锐感使之在乐汇1的声音状态下达到矛盾的激化。

29小节,当乐汇2第4次出现时,音色由之前较高的直接转到。这一变化并没有延续前面用音色变化来将尖锐深化,目的何在呢?如果我们联系下面第31小节起的乐句,就能够发现。这句将乐汇1和乐汇2结合出现了,而且音色也是。那么乐汇2第4次出现时的音色变化我们可以理解为为这次从结构上加深加宽矛盾做铺垫。

经过之前的铺垫,音乐进入了一个高潮。33小节起,音色变为全开的,音乐材料在乐汇1的变化基础上加入新的材料。缺少第一个音的3连音大量出现,推进感更加加剧;和声织体也更加丰富,力度从f到sff,表现手法上加入抖风箱。这一小段可谓本乐章的最高点。之后又用ff力度下的和弦上行(41小节-44小节)将音乐情绪在最高处(44小节的sff)释放。

高潮之后,音乐回归两个乐汇的变化重复,情绪回到平静,沉闷。乐汇2带来的也不再是骚动,不安。而是习惯性的牢骚满腹或者是一种无法解开的无奈。

第三乐章《HIEVES》(《普通囚犯》)

“HIEVES”是监狱里的俚语,是看守对监狱里的普通囚犯的总称。根据作曲家的注解,在监狱里的犯人分两类:政治犯和普通犯人(刑事或民事罪犯)。普通犯会侮辱,殴打甚至杀害政治犯。

这个乐章整体速度很快,每分钟168拍,整个乐章演奏用时大约2分20秒。这个乐章在情绪上与前两个乐章相比有很大的区别。整体上讲就是一种蠢蠢欲动的情绪,2分多钟没有减速的演奏,夹杂着不安焦躁。这正好贴切地描绘出普通囚犯不安分的状态。结尾的最后4个小节出现慢速的,低沉的下划音。一切的不安份都在4个叹息般的声音里消失了。

乐章一开始,在Vivo的速度和mf的力度下,左手的减大7和弦配合右手旋律,连续3抖风箱16小节,营造出紧张的气氛。17到30小节是连接式的两个过渡片段。虽然旋律不尽相同,但从音符走向和音乐的强弱变化可以看出两者的关联——都含有上行音阶和阶段型渐强。这14个小节的过渡没有了抖风箱的凛冽,但情绪起伏波动有续,变化上也更加饱满。联系开头16小节,就象是尖耸的峰尖后稍稍低下的峰谷。
谱例:

(3—1-4)

(3—17-18)

(3—23-26)

31小节引用了乐章开头的材料,只做了是轻微的变化,也就是说:峰谷过后又来到了新的凛冽的峰尖。在这一部分的处理上,我们应该充分理解作曲家的意图:虽然有峰尖、峰谷的处理,但从开头一直到39小节,整体趋势是保持激烈甚至是越来越激烈的气势。所以起伏的尺度要把握好。一气呵成的气势在这一乐章是很必要的。

40小节到43小节3连音的节奏型配合先上后下的音乐走向,再加上枣核型的渐强渐弱变化,使这短短3小节充满了摇摆感。44小节起用4个小节做3连音的单音重复,音乐有明显的坠落感,这种感觉除了无变化的单调的3连音作用以外,还通过渐弱的力度和左手和弦疏密不规律的节奏塑造。

50小节起右手一直重复乐汇,旋律移至左手。mf力度下,整体下行的旋律在枯燥而单调的右手3连音印衬下表现了愈加无奈、愈加消沉的情绪。
谱例:

(3—50-65)
66到85小节是快速音型组成的段落。本来连续的快速音型在上下行不明显的音域里跑动,单调感强烈,情绪铺垫作用是很有限的。但作曲家巧妙地音乐安排打破了一成不变。这20个小节可分为3个部分:第一部分66到69小节是用7连音组成的音乐片段,枣核型力度变化;第二部分70到73小节是右手的3连音和左手的旋律交错出现,造成跌撞的冲突感;74到85小节是16分音符的连续行进,力度渐强。76和77小节右手加入2分音符,像是警示音预告将有变化。刮奏连接77,78小节,产生洒脱的效果。78小节起音乐走向一路向上,力度也逐渐加强。为86小节开始的f下的情绪爆发做好了铺垫。

86小节,已经积累好的情绪在f的力度下,用右手和弦构成的旋律爆发了。值得注意的是这6小节(86到91小节)的旋律,所有的重音除了乐句首音外,都放在弱拍上,产生很强的推进感。整个乐章的情绪最高潮都在这6个小节,之前的焦躁不安和种种不解似乎都在这叩门般的击打声中有了答案。
谱例:

(3—86-88)

92小节的先现音g延续4个小节后一条很美的旋律(96-102小节)出现了两遍。这样舒缓的旋律充满着得到答案后的欣然感觉,甚至可以听到豁然开阔的解脱感。值得注意的是103,104以及111小节出现的右手刮奏。这些刮奏正好处在两遍旋律之间以及112小节的新的连接段落之前。刮奏在这里产生的劈柴似的音响效果,给这条旋律图添了一抹现实色彩。好象是要将烦躁中迟迟而来的梦般的旋律用现实撕碎。这也预示着本乐章不会就此产生大团圆式的喜剧结果,音乐的情绪定然还会有变化。
谱例:


(3—103-104刮奏)

112小节起,用乐汇反复构成的连接段一直行进到125小节。126小节起,将105小节的旋律略加变化移至左手,直至131小节。这20个小节一直保持了f的力度和16分音符的节奏。与之前的20个小节(92到111小节)相比,舒缓解脱的感觉越来越淡,取而代之的是越来越强烈的紧张情绪。又经过132小节至147小节的过渡,在音色下,146和147小节的和弦渐强至sf。148小节起在ff的力度下,抖风箱并将和弦逐渐模进。这些抖动的7和弦虽然力度很强,还有相应的模进和中间插入的起到稳定作用的2分音符和全音符,但这一段不能算是这个乐章的最高潮。原因有二:其一是这一段的旋律性不如86到91小节的强;其二是这已经到了乐章的结尾处,是强弩末势。果然,164小节开始的抖风箱进行了2小节后转化为延留最高音,并用越来越疏的节奏击奏出剩余音。此乐汇持续了5个小节,不仅将力度很强的抖风箱的情绪化解,就连之前连接段的情绪都化解了。
谱例:

(3—148-155)

171小节到174小节,变音器转到,在很弱的力度下,用右手的滑音萧条而无奈地结束了整个乐章。

第四乐章《WOOD CUTTING AREA》(《伐木》)

根据注释,第四乐章的灵感是伏拉索夫从索尔仁尼琴的一些细节描写得到的:在劳作的林区,伴随着其他人的伐木声,难得悠闲的政治犯抽起雪茄。来回锯木的声音交织在烟圈,慢慢消失在空中。

第四乐章是全曲中最有特色的一个乐章。本乐章主要由两个素材组成:右手刮奏和一条很美的旋律。这两个素材都有明显的象征意义:刮奏是现实中的伐木声;旋律既象征着悠闲的烟圈,又是是对过去安稳甚至甜蜜生活的一种遥远回忆。整个乐章画面感特别强,仿佛伐木和吸烟的犯人就在眼前。
谱例:

(4—1-3刮奏)


(4—4-16左手旋律)

刮奏作为整个乐章的主要构成部分出现,在其他乐曲中并不多见。而这条旋律的处理也别具一格:除了左右手交替演奏旋律之外,演奏者还被要求用闭口音哼唱旋律。具体位置是在乐章的17至27小节,以及52至67小节。整个第四乐章就像是在回忆:缓慢的速度和较弱的力度给人以想象空间;而极富俄罗斯民族民间音乐特色的旋律,意味深长。一种久远的模糊影象,一种无法伸手可及的过去慢慢铺开在眼前。

本乐章总耗时约3分56秒,开始从每分钟60拍进入。第一小节就是p力度下的右手刮奏。这里的刮奏并不是用右手重复上下行的简单劳动,而是富含细微变化的。前3个小节由弱渐强,第4小节至14小节伴随着左手旋律断续出现,右手刮奏保持在mp的力度上。这里的右手是现实的拟声,而左手2拍子和3拍子交替出现的节奏带出非常优美而感伤的旋律,好似现实摧残下仅有的回忆。尤其是第6小节左手休止1个小节,特别形象地表现出想回忆又不敢在残酷现实下回忆的犹豫感觉。之后9小节和12小节的弱起,不但保持了旋律的美感和连续性,又仿佛镜头由远拉近,会议情景逐渐清晰。

15小节左手坚定而短促的音簇,带着击打碰撞的感觉,就像是要打破连回忆都要限制的现实,让回忆的情景尽情展示,于是引出了17至27小节的哼唱。

哼唱的旋律同左手旋律一致。音乐放肆地陷入深深的回忆。仿佛此时的心情已无法用手指诉说,只有加入人声旋律才能够忘却前面3个乐章积累的压抑无助恐惧等等感觉,在美丽的回忆中暂时地得到喘息。但在这里,我们要注意一直贯穿乐章始终的旋律,是在很慢的速度下演奏的,虽然很美,但音乐性格是忧虑而感伤的。所以这里的放松决不是那种彻底的放松,只是和第一乐章的阴森迷离,第二乐章的神秘挣扎以及第三乐章的焦躁不安相对而言的松弛,是多在现实之后的幻象。

28小节起充分运用手风琴各个部分塑造不同的音响效果。28到35小节右手刮奏力度持续加大:由p一直到ff。而此时的左手坚定、短促的音簇音域由大字组逐渐提高到小字组。36到38小节,右手在保持音簇不变的情况下,下颚变音器连续转换3次:,再到。然后右手诸多的拟声技巧在此处集体亮相,拟出现实中随时可见可闻的不同节奏的刮擦声(刮奏右手键盘和变音器)、击打声(右手击打琴体上方和前方),现实主义色彩非常浓烈。好像要把躲在现实后的回忆暴露出来,让它无处可躲。
谱例:

(4—28-38各种拟声组合)

39小节起,音乐回到了乐章开头的音乐材料的组合。先是2小节的刮奏,然后,41到53小节是左手回忆性质的伤感旋律再现。54到66小节是加人声哼唱的旋律再现,但这次再现把26小节的8分音符扩展为一小节一个的2分音符,增加了结束感。67小节到74小节可以算是尾声,用15、16小节已出现过左手音簇持续8个小节构成,在ppp的力度下收束。这样的尾声使得本该在淡淡的伤感和哀愁中结束本乐章在最末尾更添上一笔被现实声响带出回忆幻象的无奈。

第五乐章《CRIMINAL AUTHORITY CREEP》(《监狱长与小人物》)

对于“CRIMINAL AUTHORITY CREEP”,作曲家的注解是:从犯人里挑出的“领导。他们用各种方式去折磨或拉拢其余的犯人,他们既是看守们的“走狗”,也是监狱里所谓的“狱霸”。

第五乐章整体气氛较高亢,用时约2分58秒。作为全曲的最后一个乐章,激烈的气氛仿佛要给整个组曲一个热闹的结尾。使得整个乐曲似乎具有了“英雄主义”色彩。但结合标题,我们可以了解,这里的“英雄主义”是“伪英雄主义”。整个乐章更多的是表现“监狱长与小人物”飞扬跋扈,狐假虎威的一种音乐形象。

乐章从每分钟160拍进入,在音色下,以mf的力度奏出连续的小音符,并以刮奏结束(1-3小节)。快速的小音符以上行为音乐走向,用6连音、7连音的形式交错出现。刮奏为下行。这些都塑造出一种猥琐的小人物形象。
谱例:


第4小节起乐汇出现,前32后16的节奏型和跳音的处理方式,充满了推进感。而此乐汇摸进先上行后下行的处理保证了音乐在这个片段的稳定性,清晰的旋律线条让人觉得这里的音乐性格已经不再彷徨,取而代之的是坚定。接着,第9小节的和弦刮奏后,该音型再次出现,更加深了对这条旋律的记忆。然而,14小节再次和弦刮奏后,该音型转变成,类似前一乐汇的变化倒影,仍然是前32后16的节奏型。本来音乐性格应该和5至14小节变化不大,却由于左手乐汇
(4个16音符上行),无变化地重复12小节,让音乐有了不安和争论的情景。

27小节到36小节的旋律使音乐情绪上略微有些缓解,但气势却有渐进的效果。这是因为27至30小节的乐句变化重复了一次(31至33小节),又变化模进了一次(34至36小节),情绪被逐渐提高;而乐句中所包含的乐汇集合了切分音因素、跳音上行因素先抑后扬因素 这些都保证了音乐气势上的渐进。
谱例:

(5—27-36)

紧接着的37小节直接进入一个高潮:连续26小节不和谐和弦基础上的抖风箱。由于27至36小节在气势上的铺垫,这里的直接进入并不显得唐突,反而合情合理。由于和弦不和谐,所以这里右手的旋律若隐若现,不很明确的。虽然大块的抖风箱处理使得这段音乐整体具有冲击力,但由于音乐走向是渐慢和渐弱,并在这种趋势下结束,所以这一段的冲击力并不强大。就像一时的烟花,刚炸开的时候很有气势,但瞬间也就落败了。所以这一乐段仍然是矛盾的:虽然坚定,但不饱满,有干燥的,憋气的感觉。是情绪彻底爆发前的一个小对抗。
谱例:

(5—37-40)

(5—45-46抖风箱和刮奏联合使用)

63小节,速度Adagio,音色用了更为饱满的。经过前面60多小节高亢而烦躁的挣扎,这里的音乐更加有力而坚定。同时伴随着速度的减慢,音乐在增加坚定感的同时还有了更多思考的感觉。这样的思考也使最后的大爆发显得更为合理。
谱例:

(5—63-69)

这里的3连音明显增强了坚定感,而刮奏之后的sf和弦和之后一拍半的休止,都是使这种坚定感更稳固地印入人心的好方法。
70至73小节,音色转至,70小节和71小节:左右手音列走向相反,造成很矛盾的音响效果,挣扎中仍然充满了思索;72小节和73小节:左右手音列走向变为同向,预示着思想上的挣扎逐步在统一。74小节,同音重复渐慢结束这个乐句。音乐即将被带入另一种色彩阶段。

音色下,右手反复音型长达18小节(75至92小节),这个音型带有一种试探的色彩。两小节后,左手在77小节奏出深沉的旋律。85小节左手用几个7和弦的下行,把音乐的情绪降低到冰点,沉重到不能呼吸。这18个小节里,左右手音色和音乐情绪的巨大反差:一方面突出了左手的旋律,另一方面又潜移默化的渗透着一种跃跃欲试的情绪。

93小节,左手旋律又起,这个旋律明显和77小节的旋律相关。此时的右手飞快的刮奏和弦(一分钟132-140拍的Allegzo),拟声效果极佳。跃跃欲试的心情又变得有些杂乱,但这里的杂乱没有了之前的矛盾挣扎,取而代之的是更多的略带疯狂的兴奋。
谱例:

(5—93-99)

刮奏至100小节,音乐进入过渡段,此过渡段从101小节到119小节,力度为mf,以音乐材料作为主要材料构建。前半段比较平稳,好象要刻意得压制住已经形成的兴奋感觉;后半段运用了渐强和渐慢的手段理性地撩起激情。音乐性格从略略收敛到逐渐开阔,最后在一个强音结束。音乐进入最后一个部分。监狱长的霸道形象跃然而出。

120小节,柱式和弦在较慢的速度(meno mosso 一分钟110拍),f的力度下坚定地行进,直至140小节。这20小节左手一直保持E音,并在E音之上做其2度音#F的八度行进的重复,造成一种警钟般的音响。而右手的柱式和弦行进构成清晰的旋律,旋律坚定向上,越奏越慢。有一种革命的大义凛然的感觉。到141小节,音乐速度更慢(Andante),力度更强(ff),切分节奏的运用和上刮键的插入更是增加了推进感。左手也变成了均匀的16分音符,和警钟式的左手音型相比,有更强的行动感。151小节在sf力度下的音簇延长并渐强,最后在sff力度下,用一个短促的和弦,坚定地结束了全曲。
谱例:

(5—141-152)

综观整部作品,五个乐章布局合理,感情跌宕起伏,技术安排恰当。体现出作曲家伏拉索夫高超的作曲技术和音乐修养。

第三章 全曲技术特点

1、各种刮奏:

刮奏是一种模糊乐音,突出手指(或其他部分)刮过键盘(键钮)的机械声的一种技术。往往带有现实主义色彩(机械声是日常生活中常常能够听到的声音)。由于本曲取材与具有现实意义的小说,带有很多现实主义的色彩,于是刮奏成为本曲最为重要的技术,在乐曲中大量出现。虽然都是刮奏,却有不一样的技术特点:1、没有乐音的纯粹的机械声的刮奏;2、半乐音半机械声的混合式的刮奏;3、含有清晰乐音的刮奏。几种刮奏类型之间的界限并不明显,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模糊区别。无论哪种刮奏都增加了音乐色彩,丰富了音乐表现力。

1) 第二乐章15、17小节的刮奏依照作曲家的意思,需要刮奏的是变音器部分,这一部分的刮奏是没有乐音的纯粹的机械声。这里的刮奏要求刮出变音器比较尖锐的机械声,演奏时要注意用力的度,不可太重,否则会在无意识的状态下改变变音器,造成不必要的音色转换。第三乐章103、104、111小节也是刮奏变音器部分,技术特点和音乐特征和第二乐章15、17小节相同。

2) 第四乐章整体都是以刮奏为主,这里的刮奏是用指甲盖刮奏右手键钮:刮键的机械声为主,刮奏的时间长,涉及的键钮范围大。是没有乐音的纯粹的机械声的刮奏。36小节将刮奏和击打琴体相结合,有非常逼真的叙事感。

3) 第五乐章第3、9、14小节的刮奏是含有清晰乐音的刮奏,需要听到较清晰的单音音列或和弦。此时的刮奏手指和右手键钮需要较深的接触,以保证听众能够听到音乐的走向,而并非仅仅是刮奏的机械声。第五乐章40小节的刮奏从小字2组的d、f刮至小字1组的d、f。这是需要听到乐音的刮奏,作用更多的是具有色彩性的导向,属于含有清晰乐音的刮奏。45、46,49、50小节的刮奏是半乐音半机械声的混合式的刮奏,需要听到乐音(和弦)和机械声的结合,并且配合着抖风箱营造出了现实的斗争感。第五乐章63、65、68小节的刮奏是从明确的音刮至不明确的音块,难度不大。而第五乐章的72小节是从明确的和弦刮至另一个明确的和弦,这种刮奏难度是最大的。前面说过刮奏是一种模糊乐音,突出机械声的技术。要在刮奏中突出乐音,手指的控制力和对键盘(键纽)的熟悉度都需要特别强,这些能力要在练习中提高才能够很好的完成这里的刮奏技巧。第五乐章93至100小节的刮奏结合了本乐章45、46,49、50小节和63、65、68小节的技术特点和音乐特征,两者结合才能很好的完成此处的刮奏。

2、风箱运用:

1) 推拉风箱手臂控制:重点和难点是第一乐章开头风箱利用放气孔放气模拟风声。此时的风箱控制方向是以回风箱开始,由弱到强,力度控制很重要。手臂一直处在端着风箱的状态。而风箱达到f的力度时,风箱开始向外推:风箱仍然处在端的状态。这种状态能够保证风声较高的逼真性。
谱例:

2) 抖风箱:全曲大量使用了抖风箱的手法。分别位于第一乐章的31至50小节(2抖);第二乐章的37至39小节(2抖);第三乐章1至16小节(3抖)、31至39小节(3抖)、148至170(2抖);第五乐章37至62小节(2抖)。

① 几处2抖风箱虽然都是开合风箱却有细微差别:

㈠第一乐章的31至50小节左手演奏小字1组音区的音簇,手指用力方向是向着身体的方向,这和风箱的开合走向正好是呈直角的。当左手手指在演奏普通音型时,这个矛盾比较好解决,而这时的左手手型无法做到手指的放松,这个矛盾就显得比较突出。并且这时手指位置还是处在琴体偏上的音钮(B系统巴扬),这些都导致了左手手腕容易僵住。所以这段抖风箱手腕应该尽可能的放松。然而这时的音乐要求突然的强势,音乐在力度上不能弱,手臂又需要用上劲才可。手腕和手臂两者之间用力上的矛盾需要在练习中认真解决。

㈡第二乐章的37至39小节(2抖)是该乐章里技术特点比较与众不同的。因为该乐章通篇基本上都是两个性格不同的音乐片段交替变化出现。所以这3个小节的抖风箱是比较出彩的地方。这里的抖风箱应该注意的是:它要求用2抖的风箱完成3连音的节奏。同时从f到sff的力度也要求很好的持续的臂力。

㈢第三乐章148至170(2抖)技术特点同第二乐章的37至39小节(2抖)的技术特点基本相同。

㈣第五乐章37至62小节(2抖),这里的2抖别具特色:是相对比较缓慢的,并且和右手刮奏配合。由于刮奏具有强烈的音色冲击,过快的抖风箱不能充分的展示这种音色。所以这里相对较慢的抖风箱既体现了内心的挣扎又提供足够的缝隙展现刮奏所代表的现实的顽固。演奏这部分时需要把握速度,力度的结合。
谱例:

(1—31-33)

(2—37-39)

(5—37-40)

② 第三乐章1至16小节(3抖)和31至39小节(3抖)速度很快,而且要求抖风箱的过程中保证旋律的流畅。这对演奏者抖风箱的技术水平提出了相当高的要求。3抖和2抖在风箱控制上有很大不同:如果说2抖风箱只是简单的加速了开合风箱的速度,从而更多的要求左臂大臂力度的话,那么3抖风箱由于增加了利用风箱的角度,更多的需要使用手腕和小臂。在手腕和小臂尽量放松灵活以保证抖风箱平稳清晰的情况下,旋律起伏的需要就和这种平稳形成了矛盾。解决这个矛盾需要作到风箱连断适中,手臂力度均衡,声音清晰,气息随旋律起伏。如何协调以上几点,需要在实践中琢磨。3抖除了手法上同2抖有区别外,表现风格上也有不同,2抖由于风箱走向的单线条,力度更容易迸发;而3抖风箱由于风箱的迂回,使得同等风箱数内音的数量增加了,并且节奏上也增加了舞蹈性(类似3拍子的节奏),所以表现风格上也稍显柔和。在第三乐章的3抖风箱不仅很好的利用这些特点,又配之以音乐走向向上的旋律和mf的力度,表现出内心矛盾的挣扎。
谱例:

(3-1-4)
3、快速音型:
快速音型是各类乐器都很常用的技术,考验的是演奏者手指(或气息等)的灵活能力。手风琴演奏时,由于左右手手指都不负责力度的表现(力度由左臂开合风箱控制),它们被解放出来,有条件完成各种快速的音型。又由于巴扬(键钮式手风琴)键钮排列充分利用了右手键盘的空间:间距小,密度大。快速音型在巴扬奏来更具优势,尤其在跨度大的音域这种优势非常明显。

快速音型在本乐曲中占有很大比例。可见作曲家对现代手风琴的特点非常了解。

1) 第一乐章53至55小节右手在5指保持小字2组a音的前提下,由其他4指完成下行的6连音。此处快速音型难度不大。

2) 第二乐章的乐汇2由非常快速的12连音构成。单独演奏这一乐汇,难度并不大。因为演奏这个乐汇的指法非常符合右手键钮的排列。但乐汇2不断的变化出现,内部细小的乐音变化很容易让走顺的手指出现错音。演奏时需要特别注意。

3) 第三乐章整体速度就很快,其中的快速音型更是快上加快。本乐章的快速音型大都在一个很小的音域里反复出现。如:66至69小节和70至73小节,以及74至77小节的3串连续的快速音型。单独演奏这3串快速音型中的任何一个小节都不是太难的技巧,但若将一串音连续演奏,就会发现手指很容易打绊。这是由于巴扬右手键钮间距很小,而这里的音型始终徘徊在一个狭小的音域,手指被禁锢成不能伸展自如的手型所导致。演奏时需调整好手指状态:既不可太松,抓不住音;又不可太紧,让手指僵住。
谱例:

(3—66-69)
4) 第五乐章出现的快速音型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左右手节奏呈“奇数对偶数”或“偶数对奇数”。如19小节的“6对4”,“7对4”。这就需要演奏者在追求快速的同时保证节奏的正确对仗。
谱例:

(5—19)

4、特殊音色:本曲加入了很多特殊的音色,前面写过的利用对放气孔和风箱的控制模拟风声和刮奏变音器都属其中。除此之外,还有敲打琴体和人声哼唱。

1)敲打琴体:击打声往往带有警醒的效果。
㈠第一乐章31至50小节的抖风箱部分中,右手分别在35、36、37、39、42、44小节敲打琴体。其中35、36小节敲打的是琴体的右覆盖,声音比较清脆;其余4小节敲打的是琴体风箱靠右侧的部分,声音沉闷,具有回响声。
谱例:


(1—31-46)

㈡第四乐章36小节,刮奏和敲打琴体相结合。敲打琴体的部位分别是:琴体的右上方——下颚变音器和风箱之间的部分和琴体的右前方——风箱和右侧琴体之间的部分。谱例详见第四乐章分析的(4—28-38各种拟声组合)

2)人声哼唱:集中出现在第四乐章,具体见第四乐章的分析。
总而言之,组曲《古拉格群岛》,作为现代巴扬独奏作品的代表作,充分利用巴扬各个部分,尽可能多的展现了巴扬的乐队化音色。发展了巴扬演奏技术,丰富了巴扬表现内容。是巴扬独奏作品中的集大成之作。

第四章 组曲《古拉格群岛》的文学性

在音乐史上,有不少作品直接取材于文学作品,特别是19世纪的欧洲音乐,这类音乐的数量相当多。比如,柏辽兹的交响乐《罗密欧和朱丽叶》;李斯特的交响诗《浮士德》等。19世纪末20世纪初也有不少音乐作品直接取材与文学作品。比如,德彪西的管弦乐序曲《牧神午后》等。这种创作倾向一直延续到当代。

这类直接取材于文学作品的音乐与歌剧和歌曲不同:虽然取材于文学作品,但他们的构思线索并不是按照文学原作的情节或思想发展过程,而是根据音乐艺术的特征,以音乐发展的需要与可能性为出发点,从文学原作中提取必要的过程和冲突作为音乐构思的基本线索,或从文学原作中提炼它的精神实质作为音乐构思的基础。

组曲《古拉格群岛》就属于这类直接取材于文学作品的音乐作品。它用音乐的语言展现了小说《古拉格群岛》里那种“当一个时代,一个国家,一个民族遭受到最大极限的污辱和蹂躏的时候,这些独立不羁的人们就成为拒绝同流合污的象征人格、独立的风标。”

组曲《古拉格群岛》是通过以下手段表现其文学性内容的。

1. 通过音调和节奏的特征模仿或暗示文学中的抒情和叙述两种表述的方法。

文字叙述虽然是无声的,但对于人的内在听觉来说,它的语调所体现的节奏、韵律等也包含着音响因素。卓菲亚·丽莎曾说过“在读一篇散文,特别是读一首诗时,我们常常感受到它的音响价值,甚至于感受到由问号、惊叹号、逗号等提供的音调特征。”(注释1)作曲家正是利用语言表达上的节律和语调特征,创造类似了于文学中的抒情和叙述的表述方法——通过长线条和起伏多变的旋律来抒情或者通过简单的音和节奏的进行来叙事。

在组曲《古拉格群岛》第四乐章《伐木》中,那条贯穿乐章的优美的旋律就是典型的通过音调和节奏的特征,模仿或暗示文学中的抒情和叙述的表述方法。利用这样的方法很好地来表现了回忆场景。

2. 通过象征性的音乐主题暗示情节发展的过程。

作曲家为了达到表现文学过程的目的,常常用一些富有个性的音乐主题象征某些人或事件,并以主题的先后次序暗示文学情节的发展过程。有些作品也会只采用一个主题,通过它的反复出现来暗示某种重复的事件或现象。

组曲《古拉格群岛》的第二乐章《押解途中》正是通过交替反复两条独具个性的乐汇来暗示“押解途中”的单调和冗长。

3. 通过音乐性的冲突象征文学性的戏剧内容。

音乐中的冲突主要是依靠音响中包含的感情力量之间的对比而造成的,这种对比可以是历时的也可以是共时的,前者通过音乐的展开体现出来,后者体现在多声部的交织中。音乐通过这种手法表现文学性内容非常有效。因为文学冲突的本质也在于不同感情力量上的对比,突如其来的事件对读者产生的效应必然是感情上的巨大波动,两种对峙力量造成的争斗,也往往由于读者的爱憎选择而造成感情上的不平衡。所以,一旦听众理解作曲家的创作意图,就会畅通无阻地由音响中的冲突联想到文学中的戏剧性内容。

组曲《古拉格群岛》的第五乐章《监狱长与小人物》明确地塑造了两种形象:前半部分的猥琐小人物和后半部分飞扬跋扈的监狱长。音乐中两者先后出现,既有对比有又有联系,是具有复杂冲突的戏剧性内容的很好展现。

而第三乐章《普通囚犯》中想说不能明说的比较隐蔽的戏剧性冲突则是通过左右手音乐共时的的对比手法来表现的。

4. 通过情绪气愤的渲染暗示或象征某个概括性的文学主题。

音乐家柯克曾经说过:“绘画通过视觉形象来传达感情;文学通过被理性了解的呈述,而音乐则直接通过赤裸的感情。作曲家感到的我们听到了也感到了,至于他看到什么,想到什么,则与本题无关。”(注释2)

所谓音乐表达感情往往是通过音乐去渲染一种情绪气氛,而这种情绪气氛又往往可以暗示或象征某些概括性的文学主题。作曲家正是利用音响与文学的这一关系,通过音乐表现文学性的主题。

组曲《古拉格群岛》第一乐章《监狱》开头模拟的风声就非常恰当地渲染出阴森的气氛,非常扣《监狱》这个主题。

需要强调的是,以上4种手法在整个组曲中并不是孤立使用,往往相互结合使用,所举各例仅仅是具有典型意义的部分。总的来说,组曲《古拉格群岛》充分利用了音乐表现文学性内容的各种手段,抓住了文学作品的精神实质。用音乐为听众展示了小说《古拉格群岛》所要表达的“古拉格现象”和它背后的人类精神。是不可多得的取材于文学作品的标题音乐。

结语

音乐文化的历史璀璨而无情,不适应时代的作品会被历史无情的遗忘,而真正的佳作也一定会在不断演绎中成为历史的经典。伏拉索夫的组曲《古拉格群岛》虽然在政治立场上有所争议,但正如本文所分析的:作品的整个基调,除了反映俄罗斯民族遇到的困难,还展现了一种反应人类自省的力量。是对历史的批判和人类伟大力量的讴歌。正因为这样的大前提,伏拉索夫的组曲《古拉格群岛》能够不受政治因素的局限,成为了人们喜爱的经典巴扬独奏曲目。本文从这部组曲的题材和体裁出发,通过对音乐技术和文学内容,以及两者相结合后的分析,得出如下结论:

1. 伏拉索夫的组曲《古拉格群岛》是兼顾现代与传统的作品。整部作品大量运用现代作曲法:作为乌克兰著名的作曲家,伏拉索夫十分擅长爵士乐的写作,并有大量著名电影配乐存世,拥有高超的现代音乐创作技法。组曲《古拉格群岛》这样的大型器乐独奏曲,从头到尾都充斥着现代的气息,这既是一种感情的需要,也是作曲家创作成熟的表现。当然,俄罗斯民族骨子里的民族性在作品中也始终存在:不论是民族风格的旋律,还是和声和织体的运用,都在明确的告诉听者,这是具有俄罗斯民族特色的作品。这样的安排也符合作品既体现人类的力量又要体现俄罗斯民族精神的要求。

2. 伏拉索夫的组曲《古拉格群岛》发展了巴扬的演奏技术、丰富了巴扬的表现力,是巴扬作品中里程碑式的作品。组曲《古拉格群岛》中无论各种刮奏、风箱运用还是快速音型、特殊音色都是建立在将巴扬作为一种乐队化乐器的基础上。整个作品声部的多样,矛盾的多层都非常突出。与之前的巴扬作品,尤其是传统低音的巴扬作品相比,有质的飞跃。而且伏拉索夫对整个作品的文学化处理,也在取材于文学作品的标题音乐这一音乐类型中增添了巴扬作品的身影。

3. 小说《古拉格群岛》作为诺贝尔文学奖得主索尔仁尼琴的巨著,通过文学手段,让更多的人了解了“古拉格现象”。并对“古拉格群岛”进行了历史的批判,对人类的自省和坚强进行了讴歌。而组曲《古拉格群岛》以自己独特的艺术语言,在音乐领域同样深刻地展示了“古拉格现象”,并在更深的层次上把人性中战胜自身胆怯、恐惧,对自由的坚定追求等都表达出来。在音乐领域,组曲《古拉格群岛》是有深刻内涵的优秀作品。相信随着时间的洗礼,历史的沉淀,人类会对自己走过的精神历程有更真实甚至更宽容的认识。而像组曲《古拉格群岛》这样的作品也注定不会仅仅是巴扬的上乘作品,最终会成为整个器乐作品中的经典之作。


注释
注释1:卓菲亚·丽莎:《论音乐的特殊性》,上海文艺出版社,1981年版第23页。
注释2:柯克《音乐语言》。人民音乐出版社,1981年版第30页。


参考文献
书籍类
1.《古拉格群岛》 作者:[前苏]亚历山大·索尔仁尼琴 田大畏 陈汉章 钱诚 译 群众出版社1982年版
2.《音乐美学》 主编:王次昭 高等教育出版社1994年版
3.《语言与音乐》作者:杨荫浏 人民音乐出版社1983年版
4.《音乐美学的若干问题》作者:[德]恩斯特·迈耶尔 姚锦新 蓝玉崧译 人民音乐出版社1984年版
论文类
1.《二十世纪人类的一场劫难》——《古拉格群岛》阅读札记 作者: 萧瀚
2.《不能忘记的古拉格》作者:安尼.艾普鲍姆
3.《论标题音乐(论文集)》 《音乐译文》编辑部编 音乐出版社1969年版


本网站仅为各种手风琴信息的发布提供平台,由信息提供者保证其内容的客观真实性。


环球手风琴网 中国手风琴在线 版权所有 不得侵权
http://www.accordions.com/china   licong@vip.sin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