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ccordions Worldwide

 

毕业论文
情思的追忆
——佐罗塔耶夫《儿童组曲》(第六组)的曲式分析与风格特征

山东师范大学音乐学院 王德聪

                                                     

                          

    组曲是几个具有相对独立性的乐章在统一艺术构思下排列组合而成的器乐套曲。它源于14世纪一种对比性舞曲的组合,是最古老的器乐套曲形式之一。《儿童组曲》作为组曲的一种,除了具有组曲的特点外,它乐思简单明了,旋律朴实单纯,篇幅可长可短,技巧可难可易。这一体裁经常被近现代的手风琴作曲家所涉及,如佐罗塔耶夫、祖宾斯基、谢苗诺夫等等。他们的《儿童组曲》在国内手风琴演奏者中广为流传,常常被选为音乐会的演奏曲目。其中,佐罗塔耶夫的《儿童组曲》更是久演不衰。

  佐罗塔耶夫(1942—1975)生于马加丹,1968年毕业于马加丹中等音乐学校,师从N.A.Lesnoi教授学习手风琴;之后在莫斯科音乐艺术学校师从R·Shehedrin教授和T·Khreniko教授学习作曲。佐罗塔耶夫一生创作了大量不同体裁的作品,如交响曲,室内乐,弦乐四重奏,歌唱作品等。但在我国广为流传的还是他的手风琴作品,其中以六组《儿童组曲》最具代表性。这六组《儿童组曲》大部分选材于传统的俄罗斯民歌,舞曲和进行曲,具有浓厚的俄罗斯风格。每一组包含几首有标题的乐曲,每一首乐曲都是一个微型的音乐故事,包含不同的情感和想象。这六组《儿童组曲》中的前四组突出现实中的想象,表现强烈的对生命的热爱之情;后两组则更多地表现了悲伤忧郁的心情。而这种悲伤忧郁的心情在第六组中表现得更为充分。所以对这组《儿童组曲》(第六组)的曲式与风格进行分析,不但对演奏有所帮助,还可从中领会儿童生活的一个侧面,同时也感悟到作曲家的想象与情思。 
 

    第一首:冬天的早晨(WINTER MORNING)——寒冷中儿童的期待

  俄罗斯的寒冷是沁人心肺的,环境的影响使“冬”成了俄罗斯文化中不可缺少的成分。手风琴作为俄罗斯的民间乐器,其作品的创作更是离不开对“冬天”的描述。这首《冬天的早晨》就是一幅栩栩如生的冬季素描。

  曲式:整个作品是带再现的三段式结构:A10+过度句7+B10+A9+尾声9。

  主体三部分调性稳定在b和声小调上,尾声在第40小节转入同名大调B自然大调。全曲以b和声小调主和弦开始,各声部按第1小节主题句的音乐材料、以重复模进的手法延续发展,在B大调主和弦上结束,呈开放性结构。在微观上,作品打破了传统和声规律,有大量的属和弦向下属和弦的进行,声部之间也有平行八度出现,这样的和声效果使作品洋溢出现代派的特点,而高音旋律中纯四度的进行也正是俄罗斯伤感风格最有力的体现。

  全曲复调写成,行板速度,音色以低沉为主,情绪在平静中带有伤感的意味。首段高音旋律呈起伏状发展,层层推进至高潮后回到原点,似乎表达着孩子们对这漫长冬晨的一次次的叹息;低音旋律以半音级进为主,并与高音旋律在起伏上形成对比,连续不断的低音烘托着整个冬天早晨的阴暗气氛;而b和声小调的应用又为这样的早晨添加了一笔寒冷。中段音色转为明亮,运用不断上行的高音旋律与不断下行的低音进行的反差来描写冬日俄罗斯草原的荒凉,心灵上的孤独之情,悲伤之意在这里达到了顶点。而渐弱消失的音符在26小节的又一次出现,似乎是对滴雪落地渐渐融化的过程的描绘,以此预示光明已为时不远。尾声第38小节六级和弦的出现推迟了作品的结束,40小节明亮的B自然大调主和弦的闯入多有拨云见日之感。阴沉浓厚的云雾中射出一束阳光,展示出了希望。在41、42小节出现的全曲仅有的两次连续四个十六分音符的进行,由高到低,由远及近则暗示光明的到来。虽然这首乐曲整体上素材简单,格调忧伤,但忧伤中暗含着光明和希望,连绵的音符恰倒好处的表达出孩子们起伏的心情,这也为下一首《在乡村》欢快的情绪埋下了伏笔。
  
  
第二首:在乡村(IN THE COUNTRY)——田间欢快跳跃的玩耍

  温暖的阳光冲破了寒冷,明亮的音色,欢快的情绪,整齐划一的节奏,把人们从阴霾的早晨带进了乡村森林——这就是第二首《在乡村》。可以说,这一首最能体现出作曲家对快乐的诠释,对童年回忆的心境。

  曲式:全曲是不带再现的三段式结构:引子4+A28+B16+A’18+B’16+连接8+C18+结尾16。

  主体调性稳定在降A大调,尾声转入A自然大调。全曲和声进行以小三度、小六度为主。最后作品运用A自然大调的七级分解和弦结束,多有期待之感。

  经过4小节的引子,作品进入首段。首段运用变化重复手法发展旋律,由两个16+12的不规则乐句组成,第一乐句的高音旋律小三度音程进行,音区狭窄,力度很弱;第二乐句单音进行,音区有所拓宽,音色明亮,描写了孩子们由远及近走来的情景。中段在继承首段风格的基础上又进一步发展,旋律是八分音符的小六度音程进行,力度有所加强,近距离地描绘了孩子们欢快跳跃的情景。而五处十六分音符的加入使得这种欢快的情绪更加高涨。49-64小节是首段第一乐句的变化重复,高音旋律在原有小三度进行的基础上,又加入了八度低音,使音响效果更加丰满,力度进一步加强。67-82小节是中段的变化重复,高音旋律全部是十六分音符的小六度音程进行,欢快情绪达也由此达到了顶峰。全曲低音旋律进行最显著的特点是:在总共的124小节的作品中,低音旋律两声部中的高声部保持主调主音120小节,低声部在开风箱时弹奏低音“降6”(主音),关风箱时弹奏低音“降3”(属音),持续了82小节,这为表现儿童体裁又润色了一笔。经过八小节的过渡,作品进入第三乐段。这一乐段变化较大,低音旋律的高声部保持主音不变,低声部消失,而在高声部的上方出现了八分音符与十六分音符交替的小三度进行,使音响效果有张有弛,与此对应的高音旋律是连奏和断奏的结合,这种鲜明的对比,再加上105、107小节出现的特强弱记号,使孩子们疲倦的表情被演绎得惟妙惟肖。最后在持续的A大调七级音的渐渐消失中,孩子们的背影也在人们的视线里逐渐消失。
  
  
第三首:风笛(BAGPIPES)——流畅而单纯的风笛舞曲

  俄罗斯是个能歌善舞的民族,多民族的特点决定了这个国家歌舞的丰富性,轮舞就是其中极富特点的民间集体舞蹈之一,具有抒情性、节庆性和游戏性的特点。在这首乐曲中,作者巧妙地运用了轮舞的特点,在不断地重复乐节中逐渐丰富花唱式的旋律,在游戏中体现儿童的纯真,展现给我们一幅孩子们手拉着手跳舞的天真画面。整个作品在低音的衬托下进行,11-14小节低音旋律的走动是在模仿风笛的泛音,这种音色纯朴、田园味十足形式的运用,既与上一首《在乡村》形成连接,又表现了儿童的纯真。

  曲式:整个作品是带再现的三段式结构:A10+B13+A10。

  作品具有两个最显著的特点:一,高音旋律的发展始终没有D音的出现,旋律进行也似乎在有意回避D音。每当D音要出现时,旋律仿佛在躲着它而向相反的方向进行,但我们仍然可以把它的调性理解成缺少六音的f和声小调。六音在大小调式中给人的感觉往往是停滞不前、阻碍进行的,此音缺席之时,作品大有一气呵成之感。二,低音旋律极为简单,无论是柱式和弦,还是音阶旋律,都以F和C为基础音进行变化,尽管和声效果单一,但仍恰当地表现出了田园的风情与儿童的天真。

  首段以复调形式发展,四三拍的节奏重音先后在低声部、高声部被打破,直至这一乐段结束,描绘出孩子们围成圆圈跳舞的情景。中段在节拍节奏上变化较多,低音声部以音阶形式开始,随后高低音声部同时出现音阶进行,把作品推向高潮,体现出舒适、自在、单纯的特点。此曲虽然规模短小,乐思发展简单,但作曲家仍把丰富的内容蕴涵在其中。无论是风笛的模仿、轮舞的借鉴,还是流畅的旋律、单纯的和声,都从最基本的音乐风格上把握住了儿童纯真、活泼的特点。
  
  
第四首:黄昏(DUSK)——音符中的风景画

  落日的余辉,轻飘的薄雾,凝视夕阳风景的孩子——这就是《黄昏》展现给我们的一幅安静祥和的风景画。面对一天中最短暂而又最美丽的时刻,属于孩子们的是天真的遐想与单纯的等待。

  曲式:整个作品是带再现的三段式结构:A10+B18+A10。

  以复调手法写成,调性在首段由于变化音较多而表现得不明确,和声也很模糊。中段可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11-17小节),A自然大调;第二部分(18-28小节),转入f自然小调。

  首段在低声部的衬托下四声部平稳级进进行,烘托出一幅黄昏薄雾若隐若现的朦胧景象。中段旋律线条清晰,强弱起伏频繁,似乎是对近处风景的描写——清晰可见,层峦叠嶂。第一部分三声部写成,高声部旋律以分解和弦的形式进行,起伏明显,音域比较狭窄。低声部以主调音阶上行发展,在15小节与高声部一致出现七度跳进,结束于主和弦;第二部分四声部写成,旋律进行与第一部分形成对比:高声部音域扩大,基本以音阶递进形式进行,低声部音域狭窄,以五度跳进发展,结束于属音。这种起伏的叹息般的旋律走向暗含着孩子们内心的渴望。再现段完全再现首段后,全曲在一片朦胧中结束。
  
  
第五首:TARARUSHKI——无穷动的激情

  20世纪以来,随着人类音乐思维,音乐观念和作曲技术的不断发展,音乐的语言和风格形成了各种各样的流派,新音乐亦得到了长足的发展,它更注重刻画人内心灵魂深处的感觉和情绪,使作曲家最大限度的表现自己。在这组《儿童组曲》的前四首中,我们除了感觉到简约主义的存在,还未体会到20世纪新音乐对佐罗塔耶夫的影响,而在这最后一首中,单从音响上就能让我们领略到20世纪新音乐的魅力。

  曲式:整个作品结构不很典型,可根据调性的转变将其分成三部分:引子7+A60+B57。

  全曲和声调性相对模糊:虽然首段在降A大调上进行,但较多和弦外音的使用,各级和弦的叠置,半音的进行使这个调性不稳固。中段在降b小调上进行,仍存在调性间的游离现象:时而在降b小调自然上进行,时而又在A和声大调上徘徊。

  这首乐曲是这组《儿童组曲》中规模最大,速度最快,情绪最激动,特点最突出的一首。全曲在风箱的不断抖动中进行,从作品的引子开始,每一小节都会出现二度音程,以小二度居多,这种极不协和音程的运用,给全曲带来一种诡异、离奇的感觉,这比较适合表现孩子们想象力丰富的梦境。作品发展仍以重复为主要手段,因而不缺乏表现儿童单纯的因素。首段的发展是按第1小节的模式进行的:级进和跳进的交叉运用。中段在高音旋律保持6-降7小二度音程的基础上,旋律在中声部发展:单音进行,连跳并用,不协和音程加重了作品的怪诞,同时又表现出轻巧,活力的儿童特点。虽然整个作品缺少浪漫主义的抒情,古典主义的逻辑力量,但旋律发展紧凑,有一定的调性等特点,使作品更深一层地表现出孩子的内心世界。
  
  纵观这组《儿童组曲》,它形象地描述了儿童一天的生活。在寒冷的冬晨中期待着田间的玩耍,在风笛中欢舞,在黄昏中凝视日落,在夜晚享受各种五彩斑斓的梦境。每个洋溢着孩子般的畅想的音符无不蕴涵着孩子们那种无穷的活力与热情。这部作品不仅是童年生活的展示,更是一种童真童趣的缅怀。佐罗塔耶夫利用这种体裁创作,就是一种心灵的寄托,寄托自己的心思与想往和对童年的怀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