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ccordions Worldwide

 

毕业论文
拳拳赤子心,浓浓故土情
——乐曲《归》的音乐与演奏分析

山东师范大学音乐学院 林 琳

                                                     

                     
    《归》是李未明先生选取福建南音的曲调,以中国五声调式为基础,结合西方的曲式结构及和声等技法而创作的手风琴独奏曲。

    乐曲表达了海外游子落叶归根的情愫和情真意切的赤子之爱。全曲共分三部分,从忧伤的思乡到明丽欢快的梦里返乡,再到辉煌炽热的爱国情怀,使“归”蕴含的波澜壮阔的思想感情,层层推进,感人至深。该曲无论在和声技法还是创作思路上,都浸透着中国音乐的创作风格,作品在调式,调性,情感表达方式方面均对中国手风琴作品的创作和演奏具有积极的价值和意义。

    该曲为变化再现的复三部曲式,其特点是在使用传统再现三部曲式的同时,运用了中国传统乐曲创作中典型的变奏手法,体现出三部曲式与变奏曲式混合的结构原则,曲式结构大致如下:

引子      A      连接                     B                            A1       Coda

        1—64   65-68                  65-174                       175-191   192-199
                              |¯¯¯¯¯¯¯¯¯¯¯¯¯¯¯¯¯¯¯¯¯¯¯¯¯¯¯¯¯¯¯|
                              A                       B      A1
      |¯¯¯¯¯¯¯¯¯¯¯|
                            69-113                 110-156 157-172
                          |¯¯¯¯¯¯¯¯¯¯¯¯¯¯¯¯¯¯¯|    |¯¯¯¯¯¯|
散板 主题 变奏一 变奏二   主题  变奏一 变奏二 变奏三 主题    变奏          

     1-17 18-36 37-64  69-79 80-89 90-101 101-109 110-134 135-156

D角雅乐                  A商   D商    G商    C商    D徵     E徵
  
   引子由不协和的Ⅶ和弦,以连续三个转位上行,结合风箱震音有力奏出,初步展示了乐曲的感情基调,接着以三连音的节奏形态推到升五音的Ⅳ6(增三和弦),造成极其不协和的音响,表现了迫切的心情。右手下行华彩和一串由慢渐快的颤音,仿佛是从心底逐渐涌出的思绪,从而勾起了对故乡遥远的回忆。紧接着以四个三连音组构成了一段具有浓郁民族风格福建戏曲曲调,其后,在A音上的同音反复,及节奏上的逐渐加密,造成对调式稳定音(G)强烈的倾向感。最后四拍如回声般将人的思绪还到了遥远的回忆中,从材料构成和感情色彩方面整个引子是A材料的缩影。作者通过强烈的风箱震音与孤独,寂寞的单音旋律对比结合,极富戏剧性地将游子急切的回归之心和怅然的思乡之苦,复杂而矛盾的心情展现出来。此段的抖风箱要求抖动均匀,动作清晰。

    A部(1-64小节)为D角雅乐,角调式色彩是柔和而有些带有压抑格调的,是几种调式中最少见的一种。其中变徵在主题中主要以润饰性的间音出现。变宫则放于主旋律的位置,增加了凄凉的色彩。

    乐曲主题朴实无华,充满了游子浓浓的思乡之情。其每一句都是迂回流畅的音乐线条,并结束在D角音上,浸透了内心彷徨,凄凉的感受。

    作者在创作中运用了福建南音曲调。福建南音是一种悠久的民间音乐,流传于福建省闽南方言地区,台湾省及东南亚华侨聚居地。南曲旋律优美、节奏徐缓,艺术风格古朴典雅,委婉深情。此主题运用了“南音”中带变徽的雅乐音阶及典雅、委婉的旋法,表现出浓郁的福建韵味。

    左手伴奏始终为D角调式角音和羽音(主音与下属音)循环交替的形态。一方面强调五声中的骨干音,巩固调式调性,也打破传统的主持续的和声手法,推动了乐思的发展使其具有流动感。另一方面使用小三和弦,其暗淡的色彩不但与主题基调相吻合,而且在和弦声部数量上丰富了主题音响效果。其反向四度的上行进行,为表现内心的希望与执著作了铺垫,因此本段的演奏不要一味消沉,在突出右手凄凉感的同时,左手不要太凝重,要求触键低与浅,有推动力,以此衬托隐含的积极心态。

    变奏一(18-34),含有三声部的复调思维。节奏相对原主题加密,左手伴奏是省略三音羽和弦的分解琶音形态,使音乐情绪跌宕起伏。右手长音(如第18、22小节的后两拍)的间补句及左手复调手法的结合运用,体现了内心思绪难以言表的复杂心态。第37-39小节的主旋律以三连音的形式迂回下行至第41小节左右手旋律斜向发展,通过抖风箱的演奏手法,逐渐引出第一次全曲的高潮。

    变奏二(45-64)是A部分的高潮所在。作者采用柱式和弦形态呈示右手旋律。节奏有所拉宽,演奏铿锵有力。左手三连音单旋律进行填补节奏拉宽后的音响空白(如第46,47小节)。右手上行的级进音阶(如第47,50,53小节的最后一拍)把音乐的情绪不断向前推动,表现了如潮水般汹涌澎湃的内心情感,是海外游子即将回到祖国的急切与激动,尽管我们从第37小节右手起始的五个音和尾声60-61小节的右手旋律中仍可找到主旋律的骨干音,但是这一段变奏在节奏、织体、调式调性,情绪等诸多方面都与主题有了显著的对比变化。

    B部分为再现的单三部曲式,展现出一幅“梦中游子返乡叶归根,乡里乡亲乐开怀”的喜庆场面。

    四小节引子作为在模仿性和弦(闽南鼓乐)和鼓点节奏上的提示,展开B段的新主题。

    B部分(65-174)的A段(69-113)出现的主题旋律(71-77)以四五度大跳为主,展示了明朗欢快的情感气息,始终以固定节奏型“xxx xx xx”模仿民间锣鼓节奏,体现出欢庆的场面。该段调性转换如下,

  A商 -→ D商 -→ G商 -→ C商 -→ D徵 -→ E徵 -→ D宫系统
69-79 80-87 90-101 102-113 114-134 135-150 151-152

G宫系统 -→ C宫系统 -→ E商 -→ A商 -→ A宫系统 -→ bB宫系统 -→B宫系统
153-154  155-156 157-158 159-160  161—162    163-164    165-174

    本段进行了频繁的转调与离调,使音乐情绪逐渐高涨,给人以听觉上的不断冲击和音响上的新奇感受。

    三段变奏(变奏一:80-89,变奏二:90-101,变奏三:102-109)的调式从整体上来看,以商调式为主,逐步向上属方向过渡,属近关系转调,强调调式色彩上的对比。运用模进的手法进行转调。在传统调式中,商调式介于大调与小调色彩之间,既有大调式的明亮色彩表现出欢快的情绪,又兼有小调式的委婉色彩,体现出福建音乐所特有的小巧与精致。

    第69-70,80-81小节中右手和声构成上是以正代偏的调式徵和弦。第74,78,85,89小节中在中国民间曲调下方的和弦选配原则是按西方和声技法配制的和弦(调式徵和弦),这种手法体现了作曲技巧上的中西和壁的观念。

    第90-101小节为变奏2,右加入了双手声部思维,旋律嵌上纯五度关系



    透出民族特色,使音响空旷辽远。

    B段(114-156)右手出现新旋律,左手为八分音符的均匀节奏(与A段左手同音不同节奏),其节奏的舒展与右手的繁音促节形成统一。本段鼓点节奏与旋律密集交叉,现以其中第118-122小节谱例为例。



    该段演奏要求突出主旋律,有层次感,鼓点节奏手指灵活,跳间要干净利索。

    第132小节起以左手的小二度长音持续进入转调过渡句。

    第137-148小节是对114-128小节的发展(E徵)右手颤音持续体现了心中愉快与舒畅。第137-145小节和146-148小节分别为增四度的徵和弦与宫和弦的分解和弦。

    A1(175-191)为主题的变化再现,此段突破了传统的旋律进行模式,转为大手笔的块状进行,运用模进,风箱震音,双手八度进行,华丽的上行级进旋律,连续三连音节奏及同音反复强调等手法,渲染了激动人心的辉煌效果,是全曲的高潮。

    Coda(192-198):第192小节为尾声的小连接,具有奇幻的瑰丽色彩。192小节G音上的延长符号,把前面大量的音乐情绪平静下来,回到了现实的生活。A段主题的隐约出现(第193-194小节)再一次点题,同时伴随着右手飘逸着远去的声音,淡淡的失落和凄凉感再次袭来。195小节情绪再度激昂,用八度音程以fff力度阐释主题。



    #F音的使用加入了对未来的期待,其后在D角调式角和弦和宫和弦(197—198)的强力推动下乐曲以sf
结束在角和弦上,升三音的开放式和声,带给人们无尽的思索与回忆,加之以大三和弦的明朗色彩,让无数思乡的人们心中升起了希望。

    此曲运用了中国传统音乐的调式调性和审美观念,使旋律含蓄而有韵味。擅长用淡淡的哀愁带人进入无尽的失落,这种愁不是呐喊式的控诉,也不是声嘶力竭的痛哭,而是一种掩面暗泣深埋内心的惆怅,其情绪张力是内在的,旋律因此优美而典雅,尤其是颤音的使用似心中微动的涟漪,耐人寻味。西方作曲技法的运用,使得此曲无论在新奇的音响效果,丰富的层次结构,还是庞大的气势上,都不同于传统乐曲。同时运用手风琴丰富的音色特点及抖风箱等特殊技巧表达和发展乐思,从而成功实现了音乐语言交响化的特点,因此,此曲无论是在作曲技法、和声配置、风格特点以及表现方式上都体现了中国手风琴创作走向成熟的标志。


参考书目:
《古国乐魂》钱茸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