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ccordions Worldwide

 


纪 念 册 随 想

 薛金强

2011年12月8日
                                                                        返回目录


 

  10月3日晚上,记得在星舞台剧场观看电子手风琴音乐会,坐在我身边的一位观众不停的翻阅自己手中的资料,好像和“世界杯”有关的,我问他在哪买的,说在外面大厅。趁着音乐会还没开始,我三步变成两步走出去,买了两本纪念册又索取了几份节目单。音乐会结束后,回到宾馆不知道把资料翻了多少遍,只知道睡觉时两点多了。我瞎认真,当时发现电子手风琴音乐会节目单封面,主办单位“上海”的“上”字漏掉了,这可能都是长期拉琴、教琴对音符的精准要求养成的“坏习惯”吧!

  两份资料设计大气,做的也精致。节目单色调明亮,而纪念册的主色调褐色更显雅气,特别是它的印刷、制作十分精美,中英文对照,内容也全。包括组委会主席、国际手风琴联盟主席、组委会秘书长讲话;组委会名单、选手、日程表、国际手风琴联盟和世界杯手风琴锦标赛、参赛选手和曲目介绍;十四位手风琴终身成就奖获得者、奖杯设计理念、明年手风琴赛事、手风琴组织机构、手风琴厂商、各场音乐会、第一阶段征文作者选登、佰笛手风琴乐团、北京手风琴俱乐部介绍等。可见组委会所付出的艰辛和体现的聪明才智。让人心中不得不竖起敬佩的拇指!

  回来后,又不知翻了多少遍,特别是一看见封面上以风箱、东方明珠电视塔、外滩为背景的具有浓浓民族情结的牡丹花时,脑际中就手风琴今后如何普及、发展、生存……一串问题的思考,不由的就产生随想……

  随想一:从餐饮文化看手风琴多元化在中国的发展

  记得今年四月北京全国手风琴常务理事会上,新当选的李聪会长就几年前提出的我国手风琴多元化的发展方向又做了阐述,这次上海世界杯再次提及这个问题。客观的说,多元化的手风琴发展方向为今后一个时期的我国手风琴发展奠定了重要的理论基础。可具体往哪个方向走?怎样走?带着这个问题,我常把多元化联想到中国的餐饮文化,就像开饭店一样。开什么样饭店?大的还是小的?中餐还是西餐?大众的还是高档次的?怎样开?……或许从餐饮文化中我们能得到一点启示。

  中国餐饮业秉承几千年的文化底蕴,食物---以前在中国,是用来解决温饱的。而现在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它已渐渐成为一种文化,人们在吃饱的同时开始更加注重饮食的质量和品位。然而不同的民族、不同的地域、不同的年龄、不同的信仰、不同的家庭等饮食习惯可能都是不同的。如:蒙族、维吾尔族爱吃牛羊肉;老年人爱吃中餐;青年人、小朋友可能爱吃西餐;南方人爱吃甜的;北方人爱吃咸的等。时间不同饮食也不一样,如早餐吃什么,午餐、晚餐吃什么。饭店的经营者们根据顾客所需各打各的招牌。有的宣传顾客第一,有的宣传服务第一,有的宣传质量第一,有的宣传品位第一,有的宣传诚信第一等等,经营情况也不尽相同,有的饭店红红火火,有的一般……当然顾客一定以吃的满意、舒心或物美价廉为目的。

  手风琴工作者们,不管是从事教学还是演奏的不妨可以借鉴一下餐饮文化。站在我就是饭店老板、我就是厨师的角度,自娱自乐者除外。如:把演奏的每首曲子当做一道菜的话,中国曲子比作中餐,外国曲子比作西餐,听众就是顾客,清楚和选择好服务对象,所做的“手风琴这道菜”,看看人家爱不爱吃!吃的满不满意!假如他们“点菜”的话,我们怎样才能做出让人家满意的“手风琴这道菜”。因此,不管是演奏还是教学,要学会“因人而奏、因人而教”,“奏的让人爱听、教的让人爱学”。聪明的手风琴人自会得到答案!

  说到普及和生存是目前手风琴面临的最大问题,客观准确的定位它,最大限度的发挥它,是体现手风琴的价值所在。如:在少儿手风琴的普及教学中,个人认为:要把通过学琴来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当成首要任务,把满足孩子、家长的需要当成最大利益。正确引导,因材施教,让孩子和家人真正体会、享受到学习手风琴带来的快乐。谈不上经验,如我在教学中,孩子、家人不喜欢的曲子尽量不教,等以后他们具备一定的鉴赏力、理解力再说。在教学中,我经常问孩子、家长、甚至孩子的爷爷奶奶、姥姥老爷们都喜欢什么曲子,有现成谱子能演奏就地取材,完成不了的“改”,没有现成的找来谱子根据孩子程度改编,尽量满足孩子、家人需要。所以他们觉得学习手风琴很有意思、很快乐。就像餐饮一样,孩子不爱吃的做了也可能白费功夫。当然,对那些立志要从事专业学习的学生来说,就另外要求了。在学习中,要让家长真正体会到孩子不但学会的是一件乐器,还要让他们感到在学习手风琴过程中,养成了很多好习惯,比如:细心、毅力、严谨、自信等。实践证明:学习手风琴不但不影响学习,而且还可以提高文化课成绩。这里面一个优秀、全面、高素质的教师显得尤为重要。在教学中也处处都是学问。如:处理好教师、家长、学生的三者关系;学琴与提高文化课的关系;学琴与培养审美情趣关系;教学进度与考级的同步关系;学琴与提高综合素质等。有经验的老师或许在这方面都会有很深体会吧。

  冒昧建议:高校的手风琴教育不要仅仅局限学习开音乐会、比赛的曲目。学习内容尽可能的为今后生存和社会需要所用。可能的话,尽量为学生创造实践课堂,让他们在实践中成长,在成长中磨练。曾有手风琴专业的学生家长问我关于少儿的教学体会,我开玩笑说:“首先就得学会给小孩擦鼻涕”。因为,天才必定是少数啊!

  随想二:选择好听曲子去比赛和作为音乐会的曲目

  很早我就想,为什么不弹那些好听的或让人能听懂的曲子作为比赛和音乐会的曲目?国际比赛特殊要求另外。刚刚结束的“央视钢琴、小提琴大赛”做了很好的示范。如钢琴青少年组、小提琴的成年组的其中一轮五分钟中国作品演奏和一分钟的技巧展示。看来弘扬民族文化方面,钢琴、小提琴又走在了我们前面一步。记得小提琴专业几位选手都拉《渔舟唱晚》、钢琴选手技巧展示弹的是《野蜂飞舞》,真是精彩!中间不时的穿插一些嘉宾点评示范、启蒙老师介绍、评委演奏、选手炫技演奏速度等。不但学习钢琴、小提琴的学生家长爱看,普通的百姓也爱看,建议今后的国内手风琴比赛不妨可以借鉴一下。

  几天前,看央视音乐频道转播戴玉强等中国三大男高音,在人民大会堂的音乐会实况时,他们并没有演唱自己拿手的歌剧,而选的都是大家耳熟能详的歌曲。如:《草原上升起不落的太阳》、《我的祖国》…….现场的气氛非常好。“歌唱家唱什么都是歌唱家”,“演奏家演奏什么都是演奏家”,人民大众评出来的音乐家、教育家更有分量!期待今后手风琴看到的是:比谁拉的好听!谁拉的好看!谁拉的最受欢迎!

  随想三、找准位置,发挥优势,学习借鉴其他艺术门类

  有效的教学、演奏、传播方式是普及手风琴的关键。普及手风琴不能仅靠基层的手风琴老师和一些手风琴爱好者,同时利用专业院校的资源优势,充分发挥手风琴的服务功能。分析优劣。如:钢琴可以伴奏,手风琴也可以伴奏,这届的央视的“钢琴、小提琴大赛”,钢琴把伴奏就加了进去,今后的手风琴比赛不妨也设立伴奏组别,特别是即兴伴奏,它是和大众直接交流的最有效形式.手风琴比钢琴携带方便的灵活性要发挥出来,这是优势。我们和自己比的同时,也要和其它乐器比,钢琴在音乐厅弹《黄河》、我们就在广场上演奏《打虎上山》;小提琴演奏《渔舟唱晚》,我们就给大家拉歌曲伴奏。众所周知,学钢琴、电子琴的学生们上了大学(非音乐专业),他们基本就碰不到琴了,而手风琴学生随时都可背到学校。我曾跟我学过琴的学生们说,上大学期间把琴带去,学习之余他们经常在寝室、班级或学校活动中演奏。据说,令周围学习钢琴的同学羡慕不已,这就是手风琴的优势。

  学习借鉴其他艺术门类:提起赵本山国人家喻户晓,二十年前很多人还看不起他,十年前还有人对他议论纷纷,说他太土,低俗,不够档次。现在的本山大叔什么也不用说了,要名有名,要钱有钱。现在还把他的徒弟们带到了致富之路。他常说的一句话:“我出生黑土地,我的根就是黑土地,我的一切就是给百姓带去笑声”。所以他的小品每个动作、每句台词都考虑能不能给观众带来快乐,能不能让观众高兴!因此,在手风琴发展和国际接轨的同时,更要借鉴其它艺术门类,贴近大众、走进生活。因为人民大众是艺术的生存土壤和源泉啊!

  随想四:改变思维,要站在社会角度评价它

  手风琴在自己评自己,自己和自己比的同时,拿到社会让别人评,立体看它,这样就更容易找准位置了。有时自己认为好的,别人不一定认可,就像饭菜一样,我们爱吃,别人不一定。记得2007年我的两名学生参加东北师大音乐学院考试,当时选的的曲子是《拉斯布哈》和《诺恩吉亚幻想曲》,按他们程度应该说没问题。《拉斯布哈》不用说了,《诺恩吉亚幻想曲》作为国内大型手风琴作品,我个人很喜欢,曲子的故事情节也很感人。因考试演奏只有四、五分钟,评委是钢琴和其他专业的老师,原本有能力轻松考取的,结果成绩不理想。第二年我改变了主意,降低难度选好听的,这样给他们选了《羽毛》和《旋转的木马》,结果得了高分。由于经验和对评委估计不足,让两个孩子又复习了一年,每当想到这些我的心里就会产生愧疚。另外,举办音乐会不能光请圈里人,多请观众,观众如果说拉的好听,你的音乐会就成功一大半了。就像开饭店不能光请开饭店的人一样。

  随想五:深入学校、基层、社区、部队中去,发挥媒体作用

  把舞台搬到社会的大舞台中去, 深入学校、基层、社区、宴会、部队等演出。手风琴的这种灵活优势是其他乐器无法比拟的。对经常在公园、广场等地自娱自乐的中老年手风琴爱好者们,尽量扶植和保护,因为他们是最基层的手风琴传播者。努力为正在学琴的中小学生们创造机会,哪怕是班级联欢活动和家庭宴会。发挥广播电视、网络、报刊等媒体的传播作用,想尽办法让手风琴再现央视舞台。这一点我们不得不为著名手风琴演奏家杨屹先生喝彩!特别是他在建国60周年天安门广场的大型焰火晚会演出,真是给手风琴人争光、增色!还有王寒之同学在2011年央视元旦晚会----《琴舞长风》的精彩表演,以及常在央视荧屏展现手风琴魅力的曲艺演员博林老师等等,他们对传播手风琴都有着积极的意义。 在教学和演奏中:和国情结合起来;和文化改革结合起来;和贴近生活、贴近观众结合起来;和国际的先进文化结合起来;和素质教育结合起来;和为了学琴孩子的明天、为社会服务结合起来;把演奏作品和我国的民俗节日、法定节日结合起来……改变思维,力求往《星光大道》、《我要上春晚》等在百姓中有影响的央视品牌栏目打,演奏一招不行,多练几招,这种形式不行就换另一种形式,一年不行两年……不用季冠军,月冠军可能都会改变人生。期待今后:有更多的优秀手风琴的教师!有更多的人民喜爱的演奏家!有更多的会说手风琴、会写手风琴的使者!有更多的会主持手风琴节目的主持人!(设想一下,如果不是毕福剑主持的《星光大道》会是什么样子?)……让各个阵地、各个角落都有手风琴的激越琴声…….相信有朝一日手风琴也会进军“金钟奖”,也会出现在央视举办的器乐大赛上!
……
   随想 随想,
   是牡丹花让心中的手风琴茉莉绽放。
   随想 随想,
   是手风琴世界杯让我们更加激昂。
   键钮、键盘流出的都是光彩吆,
   风箱舞起来才是手风琴人的力量。
   老祖宗留下的五声调式这道菜不能丢啊,
   发展的时代我们也想把十二平均律的佳肴品尝。
   伴随文化改革的春风走出去吧,
   跳出小圈子,才能打开大市场!
   听:姑娘们的琴声在大海中飘扬,
   看:小伙们的琴乐在珠穆朗玛峰上空回荡。
   拉起来吧,舞起来吧,
   扎根土壤,找准方向,到处都有手风琴明媚的春光!

2011年12月8日

返回目录


本网站仅为各种手风琴信息的发布提供平台,由信息提供者保证其内容的客观真实性。


环球手风琴网 中国手风琴在线 版权所有 不得侵权
http://www.accordions.com/china licong@vip.sin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