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ccordions Worldwide

 


过去的脚步 未来的根基

刘北辰

上海师范大学音乐学院
                                                                        返回目录


 

  作为一名手风琴专业的学生,在读本科的时候我曾经参加过不少国内的专业赛事,并相应的取得过一些成绩。但是,对于那些高水平的国际赛事,我则从未敢尝试涉足。作为一项国际赛事,对每一个参赛者从曲目选择,技巧规范,作品表现,临场发挥甚至到舞台表演的具体细节的要求必定都是非常严格的。参赛者也都是来自世界各地的顶尖高手,其竞争的激烈程度亦是可想而知。能够获得这种比赛的参赛资格,本身就是对自身水平的一种证明。因此,在进入研究生阶段的学习之后,参加一场大型的国际比赛,就成为了我的一种追求,甚至,将其定义为我的一个梦想亦不为过。

  2011年10月1日在上海举办的“第64届手风琴世界杯锦标赛”为我这个梦想的实现提供了绝佳的机会。本次比赛,是这项具有“世界三大手风琴比赛之一”之称的国际大赛第一次落户中国。而且,本次比赛还吸引了来自全世界25个国家和地区的总共170多名选手前来参赛,这一数字,打破了赛会历史的纪录。值得一提的是,自本届比赛后,赛会组委会将不会再设置键盘组的比赛。这也就意味着,像我这样一个键盘选手,今后只能参加难度更大,竞争更为激烈的世界杯组的比赛。如此说来,如果能够把握住这次机遇,通过国内选拔在本土参加一次世界杯,赶上这趟键盘手风琴组的末班车,将会是一件无比荣幸的事情。

  对于这次手风琴世界杯,我在此之前的印象是极为陌生和模糊的。仅仅知道它是一项大型国际比赛,水平高难度大。虽然也多少看过一些录像资料,但对于选手的整体水平、选曲原则和比赛章程等诸多与比赛相关的具体细节则从未研究过。因此,当听说世界杯将要来到中国时,尽管我想极力争取参加,但对于将要面临的挑战和即将承受的压力,我是未能及时预见的。事实上,我一直是以一种参加国内赛事的心态去应对世界杯备战的。早在选拔赛的准备过程当中,我就遇到了很多的困难。而且随着时间的推移,问题接踵而至。往往是旧的问题尚无头绪,新的问题又层出不穷。这些大大小小的麻烦一时间汹涌而来,使我焦头烂额,倍感乏力。有时甚至直接动摇了我参赛的信心,不断问自己,“还能行么?”

  就在这个关键时刻,我的导师张国平教授为我倾注了大量心血,给我提供了极大的帮助。记得在第一次走台时,我没有按照张老师事先为我编排的曲目顺序演奏,而是将原本定在第二首演奏的斯卡拉蒂奏鸣曲放在了开头。结果当我尚未拉完第一个乐句时便出现了极为严重的失误。当时我的脑海中一片空白,随即又从新开始了几次,却始终未能成功的将乐曲进行下去。百般无奈下,我只得选择临场再一次改变曲目顺序,将一首抒情的慢曲子提前,才渐渐地稳住了阵脚。后面的演奏尽管都算正常发挥,但开头的失误仍然让我十分沮丧。事后,张老师十分和蔼的对我微笑道“没关系,后面的发挥还是不错的,但是开始的失误是不容忽视的,甚至是致命的。”尽管张老师的语气是平淡的,但是从他那炯炯目光中我却感受到了一种强大的压力。这既是对我过去努力的一种肯定,也是未来要求的一种严格的方向性的指导。可以说,这种压力没有再像之前那样给我带来任何负面影响,反而在我的内心深处形成了一股强大的动力。现在想起来,也正是从那时开始,我才算是在真正意义上坚定了自己的信心。

  在总结了第一次失败的教训之后,张老师开始对我的演奏进行了多方面的进一步修正。由于我所演奏的大部分是键钮手风琴的原创作品,为了保证其音域和效果能够在键盘手风琴上得到完美的再现,张老师对于我曲目右手变音器的编配以及风箱和左手的配合下了极大的功夫,往往都是在进行了反复的推敲之后才传授给我。我的参赛曲目当中的最后一首是《绝境》的第四乐章。这是一首极具演奏效果的作品,其中大段的左手快速跑动和抖风箱都会给人以强烈的冲击感和紧迫感。这首作品我已经练习了很长时间,也曾经用它参加过比赛。但是在以往的演奏当中,我都只是注重作品的完整性和熟练程度。而对于如何将它具有震撼力的效果完美的进行诠释,则没有太多的考虑。对此,张老师先是对《绝境》这首作品进行了细心严谨的分析,列出了多套不同的变音器及左手的编配方案。然后再在给我指导过程中,让我在不同的时间,不同的场地,一套一套的尝试。张老师自己也在听我演奏时不断的转换位置和角度,从场地的各个角落去进一步落实每一种编配方案的合理性。之后,在针对不同的效果进行进一步的修改。如此循环往复,在经过了长时间的调整与磨合之后,终于确定下了一套可行性的演奏方法。在这段难忘的训练过程当中,我深切地体会到了老师的良苦用心,对于我自身而言,也进一步地提升了我应对复杂作品的处理和应变能力。

  通过张老师的悉心指导,渐渐地,我对曲目的驾驭能力和对舞台表演的掌控能力有了显著的提升。我深知要想成功地站在世界杯的舞台上,我最需要克服的就是我的心理问题。而解决这个问题最好的方法就是原来读本科时候陈一鸣老师教导我们的“千遍”理论。正所谓艺高人胆大,惟有有针对性的对各项技术难题进行千遍以上的刻苦训练,才能实质性的增强舞台表演的信心。抱定了这一思想,经历了一系列由内而外的转变之后,我开始进入了一个全新的备战状态。通过两个多月的集中训练之后,为了检验准备成果,也为了及时发现新问题以进一步增强信心,张老师特意在赛前一周组织我们举办了一场音乐会。和我同开音乐会的还有同在键盘组比赛的宋倩和金垠伶同学。功夫不负有心人,音乐会举办的非常成功。尽管如此,我们三人在这之后都认为,虽然我们较为完整的发挥出了自己的真实水平,但对于老师的要求以及比赛的标准都尚且具有一定的距离。幸亏这场音乐会为我们适时地提供了巨大的推动,不然等到比赛的时候,演奏效果真的很难预料。

  比赛当天,当我背上琴从琴房走向赛场的时候,我真的很难说清是一种怎样的心情。只觉得自己心跳飞快,呼吸十分急促。仿佛有一股汹涌的暗流在我的内心不断的翻滚。是激动吗?为什么萦绕在我心头的不是迫切的期待而是畏惧?是紧张吗?为什么我的双手在微微的颤抖而我的眼前却隐约看到一个在舞台上挥洒自如的模糊的身影?从琴房到音乐厅,这段往日不过百步的路程在那时却显得如此的漫长。为了能够在今天,在此时此刻怀揣梦想踏上这段长路,我付出了很多。我想,这时的我背负的已经不是我一人的追求,而是来自老师和同学们对我的期许和希望。也恰恰因为这一点,我相信,我不是一个人在战斗。当我走进赛场,坐在评委席旁边准备登台的时候,我看到的是来自台下老师和同学们向我投来的充满信心的目光。这一束束目光就好像一股股温热的暖流,瞬时涌入了我的心田。在上师大这良好的手风琴氛围当中,在学院领导的关心和支持下,有了老师的指导和同学的帮助,才使我最终获得了今天能够站在这个世界级竞争舞台上的精神动力。这股强大的动力推动我走过了一个充满汗水与琴声的夏天,相信它也一定能将我推向最后的成功!而当我坐在台上奏响第一个音符时,我的心里踏实了。我知道,这个舞台此时才是真正属于我的。最终的结果,我虽然获得了第11名。在全组22名参赛选手中恰好处在正中的位置。尽管不算高,但老师和同学们还是给出了中肯的评价,我自己亦是十分满意。说起来,对于此时的我来讲,结果怎样已然不像当初确立目标时显得那么重要了。作为一名手风琴专业的研究生,我自身原本并不具备什么过人的才华与能力。最初,完全是凭借着对音乐,对手风琴这件乐器的一点兴趣和爱好,才选择了这条专业道路。刚开始,由于没有及时的摆正自己的位置和心态,耽误了很多时间,致使自己在刚踏上这条道路之初走了不少弯路。承蒙老师的不弃与无私关怀,才渐渐走上了正途,在我人生最宝贵的几年时间里,能够有幸完全融入到手风琴这门独特的音乐艺术当中。在经过了这番包含汗水与泪水,充满着欢笑与艰苦的岁月之后,这种经历带给我的体验与感悟,才是我今后前进道路上最坚实的根基。

  今天,我能在世界杯赛场上演奏,实现我的梦想,首先应当感谢我的导师张国平先生、感谢在上海师大举办这次世界杯,感谢我的同学们不断的给我鼓励,感谢在参赛和参赛过程以及准备过程中所有帮助过我的人。我定将过去的脚步,作为我走向未来的根基。

2011年12月

返回目录


本网站仅为各种手风琴信息的发布提供平台,由信息提供者保证其内容的客观真实性。


环球手风琴网 中国手风琴在线 版权所有 不得侵权
http://www.accordions.com/china licong@vip.sin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