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ccordions Worldwide

 


感悟与思考

 —第64届世界杯手风琴锦标赛赛后感

文/秦皇岛中艺培训学校 冯健
                                                                        返回目录


 

    第64届世界杯手风琴锦标赛已圆满落下帷幕,但大赛后的激动、感慨和思考还在心中延续,久久不能淡去。

    当我们在国内就能参加高规格的国际比赛,能亲临现场观摩国内外选手们的精湛技艺并欣赏到多姿多彩的音乐会时,真是大开眼界、受益匪浅!记得在闭幕式音乐会中场休息时,杨国立老师对我说:“你这次来上海又收获不浅吧!”是啊,每次参赛我都是带着问题而去,满载收获而归。这次世界杯赛事活动,不仅向我们展现了国际手风琴演奏的最高水平,而且给我们带来了精彩、惊喜和难以忘怀的经历。对我和我的学生们来说,最好的学习途径就是参赛、观摩了。我们能从中学到许多新的演奏技术,感悟选手们对各类作品的处理和不同的演绎,了解手风琴发展的最新动态。尤其是世界杯手风琴锦标赛第一次在中国上海举办,给人以一种全新的感觉,既展示了何为真正的国际比赛,又让我们对手风琴艺术有了更进一步的认识。

    对于大赛的评价,我和周围众多参与者都一致认为:赛事规格高、安排周密严谨、比赛过程井井有条,赛场布置整洁温馨,舞台背景画面朴素典雅,处处体现出了“中国·上海”的现代气息和东西方文化的交融。从抽签到比赛每道程序都安排得严密有序,凸显了赛事组织者的人文素养和独具匠心。选手上场时用中英文分别介绍,语速、语调都较规范,符合国际比赛的要求。大赛期间,每晚都安排音乐会演出,音乐厅内舞台布置高雅气派,灯光、音响及动态背景屏幕更是华丽不俗。这一切都与李聪老师和其团队严谨的工作作风及付出的艰辛劳动分不开的,是他们唯美精神的充分展现,也显示了大都市的大手笔。

  特别要提到的是,这次大赛得到了政府和社会各界的高度重视和支持。在开幕式上,上海市市长韩正、中国音协主席赵季平等领导莅临祝贺,会场气氛十分热烈,掌声不断。还有根据李聪会长的倡议,本次世界杯锦标赛授予张自强等14位老前辈“中国手风琴终身成就奖”,表彰他们为中国手风琴事业所做出的杰出贡献。此举充分体现了对老一辈手风琴艺术家们的尊重,也鼓励年轻一代要学习老前辈们的奋斗精神,携手共创手风琴事业的未来。

  世界杯锦标赛为我们敞开了观察世界手风琴动态的窗口,也给我留下了许多感想和思考。赛后的征文活动给大家提供了一个互相学习和交流的平台,我以一个手风琴爱好者的眼光,谈点个人的感受和分析,权当“抛砖引玉”,与大家一起讨论商榷,以求共同提高。

一、参赛的感受  
    比赛期间,因多个组别在同一时间进行,分身乏术的我只好有选择地观看。幸亏有多位学生家长不辞辛苦,分别“常驻”于各赛场进行实况摄录,从而能较多地收集到珍贵的现场录像资料,可供赛后观摩学习。

  此前,国际性的大赛对我们来说总有一丝神秘感,觉得离业余选手太远。经过这次大赛的参与和观摩,神秘感有所消除,参赛的门槛也并非想象中的那么高不可攀。业余选手只要训练规范、具备扎实的基本功、能较好地完成大赛所要求的各项曲目,同样可以拥有参赛的资格。但是,要想在比赛中取得较好的成绩,除了要选择有分量的参赛曲目外,还必须要有一个相当充分的准备时间。我这次带了两名学生参赛,他们自幼跟我学琴多年,有较好的技术功底,但由于当初只是想参与一下锻炼锻炼,所以事前疏于准备合适的曲目。参加电子手风琴比赛的是位高三学生,学习电子手风琴才半年多,她的参赛曲目从编曲到比赛总共只用了不到四个月的时间(最终获第六名)。另一位参加青年世界杯组的是位十一岁的女孩,因为年龄小,平时只练习青年组以下的作品,入围后才增加了柴可夫斯基的《四季—三月》和库萨科夫的《秋季素描》组曲,此时离比赛只剩下不到两个月的时间。虽然演奏得比较完整熟练,但由于准备不够充分,音乐的处理和表现较肤浅,严重影响了成绩(名次列十七位),我作为辅导教师,因缺乏比赛的经验是负有相当责任的,这也为我们今后参赛积累了宝贵的经验。后据了解,许多名列前茅的选手们,参赛的曲目大多都是下了数年功夫的,有些已经多次在国际比赛中演奏过,可谓是久经考验、得心应手了,就连他们的动作和表情也都经过了反复训练。由此可见,若想大赛折桂,所有的曲目必须进行长时间的打磨加工,甚至要在各种状态下进行演练,如没有充分的时间准备,是难以取得优秀成绩的。

二、中外选手表现的比较  
  从这次比赛来看,我认为中国选手的整体水平比以往有了较大的提高,表现十分出色。一些优秀选手的演奏技术绝不亚于国外选手,可以说,我国专业的手风琴水平已基本与国际水平接轨了。但也有一丝遗憾,这次国内独奏选手尚无一摘冠。通过观摩寻找差距,觉得国内的选手有些方面略欠不足(当然国外选手也有同样的问题)。比如,有的演奏技术已经相当的不错,但在曲目的选取上比较保守、缺少些新意;当在实力相仿时,乐曲本身有亮点就有可能更多地感动评委而取得好成绩。另外,许多选手的演奏中有较多的模仿痕迹,如影随从。显然过度的因袭,无疑使独创乏力。一位独立的演奏者,没有自己的个性和风格,拿什么去打动评委和观众呢!模仿是学习中的一个重要手段和过程,但模仿后一定要用自己对乐曲的理解和情感去演绎,搞好再创作非常重要,否则模仿得再好、再象也只能是“某某第二”。选手要在忠实乐谱的基础上作有个性化的处理。当然,要把握好这个“度”非常不易,尤其是演奏外国乐曲,因为文化背景的不同,光靠演奏技巧是远远不够的。因此,需要我们演奏者扩大视野,具有一定的文化修养和丰富的知识结构。在学习的基础阶段,我们的琴童们是否有必要在练琴之余还接触其他的相关艺术呢?比如看看各类风格的画展和画册,读读经典的文学作品等等。可以想象,如果你很喜欢欣赏俄罗斯画家列宾等大师的油画,阅读过从托尔斯泰到肖洛霍夫等文学家的名著的话(即使是翻阅“扫描”),当你演奏一首俄罗斯作品时,一定会把音乐、风格处理得更完美些,这绝不是机械模仿所能达到的。

    再谈一个大家都很关注的问题:有一些选手的演奏姿势、表情和动作总显得不那么自然。手风琴是正面向着观众演奏的乐器,演奏者的所有表情和肢体动作完全在观众的视野里,好的表情和动作会给观众欣赏音乐的同时带来强烈的视觉冲击。由于国人的情感流露一般比较保守,不太善于表现,因此往往在演奏音乐时不是过于严肃就是表现过度;有些选手频频出现一些非常夸张的动作,虽自我感觉良好,但让人看了不甚舒服;如果偶尔出现一两次有可能是不错的点睛之笔,但一而再再而三地连续出现就变成败笔了。关于表演的标准是一个见仁见智的问题,但一位演奏者在舞台上的任何“自以为是”,在观众眼里,都是一清二楚的(旁观者清嘛)。有人说:“我完全是自然的表现啊,自然不好吗?”好!但问题就是出在这个“完全” 上了。通过比赛的仔细观察,我深深感悟到生活中的自然不等同于演奏中的自然,需要“源于生活而高于生活”。 一位北京的老师在与我笔谈交流中,对某些演奏者的表情乐评如下:

    表情只是附属于音乐的身体反应,而想通过表情反过来带动音乐就牵强了,就‘假’了,虽然有时也能‘唬’人,一时占些便宜,但能否紧密结合音乐,真情实感发自内心去以情带琴,这也有一个训练过程。但过于自敛,不能全身心投入,内心世界再丰富,没有表情的合理辅助,也显得不够丰富。现在是一个节奏较快、表现欲和娱乐泛滥的时代,不仅仅是靠耳朵欣赏音乐的年代了,作为一门表演艺术,一定不能只考虑‘听’众而同时要考虑‘观’众的感受。因此演奏时的表情一定要重视起来。所谓演奏音乐,不仅仅是拉奏,还得通过身心合一去‘演’绎。这应该是一个课题。”

    在观摩中,给人印象深刻的是许多优秀的选手和演奏家们的姿势、表情都非常潇洒自然。试举一例:在观看两位俄罗斯演奏家的“BAYAN MIX(巴扬二重奏组合)”音乐会时,他们的动作活泼潇洒,表现不俗,让全场观众激动不已。中场时他们边奏边下舞台与观众们互动,其中一位正好走到我的跟前,我近距离看到了他持续的笑脸是多么的阳光、多么的灿烂。设想一下,如果他这个笑脸出现在生活中的话,那么只要持续三秒钟以上肯定会吓跑许多人的,而现在却是那么的自然亲切。——这就是表情在演奏和生活中的本质区别。

    再从技术层面来看,有些选手在演奏一些炫技性的乐句时,往往显得力不从心,这应该是基本功的问题吧。因为有许多技巧训练是需要在十一、二岁前练就的童子功,若过了二十几岁再练就会感到相当的困难,有些方面甚至终身难以超越。手风琴是一件比较年轻的、发展中的乐器,它不像钢琴和小提琴那样已有三百多年的文化历史,早已积累了一整套极为丰富、科学的教程和训练方法,而手风琴目前还缺乏较为系统的教材和完善的教学体系。所以,有许多手风琴学习者常常以乐曲代替练习曲跨跃式地学习,还有些学生(或者说是家长与教师)不遵循学习的客观规律,盲目攀比所谓的高级别,随意拔高学习程度,功利性地跳级参加考级考试。其结果是忽略了基础训练的科学性和重要性,造成了基本功的不全面和不扎实。这样,到了高级阶段就会十分吃力,感到功底太浅、进展困难。这是个很值得学习者思考的问题,我们必须要重视器乐艺术学习的客观规律,只有打好了扎实的基础,才能有不断提高和深入发展的空间。

三、对规定曲目的一些认识
  比赛章程中要求世界杯组、青年世界杯组和键盘手风琴组的第一轮要演奏一首“巴洛克风格”的乐曲和一首“慢的、抒情风格”的作品。我想,设立规定曲目是在考量选手是否具有全面的演奏技术和演奏古典音乐的功底。

   第一项是要求选手演奏复调作品,从选手们的精彩表演中看到,所有演奏者全都使用自由低音手风琴,自由低音很适合演奏巴洛克风格的复调音乐,它会有类似于管风琴的那种效果,在比赛中听到用自由低音演奏的巴赫和斯卡拉蒂等作曲家的作品确实太棒了。其效果是普通传统低音手风琴不可比拟的,因此,用传统低音的手风琴无法参加此项比赛。记得许多年前,一位上海的手风琴专家曾对我说过,他不太赞同用传统低音琴拉复调音乐,因为传统贝司不能完整地演奏旋律。我觉得他说得极有道理,传统琴的左手音域只有一个八度,当演奏的声部旋律超过一个八度时就突然会“断裂”,旋律的完整性被破坏了。而自由低音可达到四个半以上八度的音域,所以就能像钢琴一样完整地来演奏左手的旋律了。

  由于“硬件”(指琴)价格昂贵的原因,许多手风琴爱好者还难以接触“自由低音”的学习,往往觉得很神秘。又由于有些报考专业院校的学生被要求必须更换自由低音琴,因此社会上流传有一种说法,以为“自由低音”是专业的、“传统低音”是业余的观点。其实不然,自由低音并非专业的“专利”,技术上也不太难。我有位琴龄三年的八岁女孩不到三个月就学会了用自由低音拉巴赫《二部创意曲No.1》的钢琴原谱,我问她难不难?她很轻松地回答:“不难啊!”由此可见,主要是有没有琴的问题,如果今后“硬件”问题能够得到普及,就会有更多的业余爱好者学习自由低音拉复调乐曲,享受一下左手拉完整声部带来的听觉快感。

  第二项是要求演奏“慢的,优美的乐曲”,这对选手来说要求有更高的音乐修养和表现能力,因为“慢的、抒情的作品”需要有高超的控制风箱能力,以及对音乐作品深刻的理解和处理能力。许多年轻人都喜欢演奏快的、活泼的、炫技性的作品,往往忽略了对于优美乐曲的训练,演奏起来常常是“有音无乐”。在比赛中看到,有些选手演奏快板流畅潇洒,很棒;但在演奏抒情作品时水平却略显不足,缺少歌唱性,音乐的起伏也比较机械,有太多的“大肚子”音,很有些程式化,缺少些细腻的处理。由此想到,优美乐曲的训练必须从启蒙阶段开始,在学习中要坐得住并要投入情感,要重视风箱的练习,重视乐曲的处理和歌唱性,为进入高级阶段学习打好扎实的基础。

四、关于参赛的中国乐曲
    欣喜地看到不少中国选手选择了中国作品参赛,有些还是选手自己创作的。我很敬佩他们的勇气和胆识,因为在比赛中使用新作品肯定要冒一定风险,但是用中国作品在国际比赛上演奏,是向世界展示、宣传中国手风琴文化的一个有效的方式和途经,我们为演奏中国作品的选手们喝彩!

    然而也应该看到(恕我直言),参赛的中国作品数量非常有限,有些作品还显得不很成熟,缺少些亮点和激动人心的高潮。中国作品的创作热潮尚未到来,原创的、有分量的中国作品还很缺乏。其原因难道是许多作曲家不太熟悉手风琴抑或许多演奏家缺少作曲能力?也许这样复合型的人才还真的很匮乏。纵观古今中外,许多著名的演奏家往往都是大作曲家,俄罗斯大部分的经典手风琴作品都是演奏家兼作曲家自己创作的,这也应该是中国作品的创作之路。在这个问题上,有位好友有过这样的点评:

    “中国作品的创作曾有过一段创作高潮,上世纪八十年代,手风琴风靡全国时,像李遇秋的系列作品,还有《打虎上山》等,都是结合中国元素的经典之作,把手风琴演奏技巧发挥到了极致。其实老作品也能新演绎,只是现在的选手一味选大选难,按老师要求去做,按比赛要求去准备,功利性太强,丧失了原创音乐的激情,加之年轻老师的传统音乐素养有待积累,赛制规程缺乏要求,所以难出好的中国音乐作品。”

    手风琴界的老前辈们已为我们作出了很好的榜样,上面提到的李遇秋老先生创作了大量的原创中国作品,至今八旬高龄还在不断耕耘,他的作品学术性高,可听性强,而且很耐听。他所有作品都是亲自用电脑打谱,谱面规范、漂亮,连许多年轻人都很难达到这样的水平,老前辈们活到老、学到老、创作到老的精神值得我们大家学习。可喜的是,近年来许多年轻的演奏家们已在学习专业作曲了,我有一位以前的学生在大学里同时主修演奏和作曲双专业。我非常赞赏他的选择,有志气,有眼光啊。中国手风琴作品的创作寄希望在这些年轻人身上。年轻人,努力啊!

    当然,发展中国作品创作不是一件易事,这不但要有个人的努力,还需要有社会各方面的支持。记得2009年12月,由金杯手风琴厂赞助,曾在天津音乐学院举办过“全国金杯手风琴新作品创作征集比赛”,一位企业家能有这样的举措非常不简单,难能可贵啊!但有一些遗憾;(不知什么原因)在一场作品评奖音乐会后就没有了后续的推广,也未见到获奖作品的出版(即使是内部版)。更重要的是,我认为中国作品的创作必须要充分体现中国元素;近年来也曾听到一些新作虽然在主题和再现中借鉴了一些中国元素,但在音乐的展开和表现手法上过于“现代”,与国人的审美情趣相去甚远,“吓退”了广大的听众。其实,像著名作曲家储望华、汪立三等人,采用现代手法创作的中国作品都是很有特色的,都有着自己独特的风格。但目前我们所听到的许多现代作品无论在节奏上、音律上还是结构上,都加入了过多个性化的东西,冲淡甚至掩盖了中国元素,因而脱离了大众。我曾经和手风琴好友们听过一些新创作的作品录音和录像,大家听了后觉得有些作品没有什么中国味,不像李遇秋先生的《京剧脸谱》和《天女散花》那样来得纯粹和动听,这不能责怪大家的欣赏水平太低吧?如果只把一些现代的作曲手法和无调性作为代表作品“高水平”的标准的话,那么它刚一问世就已失去了广大听(观)众了。乐曲缺少了可听性,就失去了让大多数手风琴爱好者去演奏这些作品的可能性。艺术需要追求个性,个性或许是重要的,但只求个性而丧失了共性,那么这个性还有多大意义呢?一个中国作品,如果国人听了没有民族味,老外听了又不知是哪个民族的,这难道不是东施效颦吗?就象我们常说的“洋泾浜”英语一样了。所以,中国手风琴作品要得到发展,必须要创作大众认可的、喜爱的、有群众基础的乐曲,使作品得以广泛流传。当然,这既是一个思想认识问题,也是一个学术理论问题,更是一个市场问题,有待于深入研究和讨论。

五、 关于“键盘”和“键钮”的比较
    比赛中设有一项键盘手风琴组,这是一个非常合理的安排。虽然键盘和键钮从发音原理到演奏手法都同属于手风琴的范畴,但是由于其右手盘面的键型结构形式和排列方式的不同,右手演奏方法完全不一样,许多乐曲的适用性也不甚相同。因此一些高规格的比赛将此分别设组,以体现更多的可比性。参赛选手根据自己演奏的乐器种类选择合适的组别。

  近些年来,国内的巴扬(键钮琴)学习者日渐增多,在我们的一些手风琴网站里常常能看到有关键盘和键钮琴孰好孰坏的讨论,有时争论十分激烈甚至于到绝对化、过激的地步,所以我在观摩比赛中比较关注这个问题。从大赛的获奖情况来看,一等奖获得者中拉键钮和键盘的都有,所以两者对于音乐的表演并没有本质的区别。因为都是同样的发声原理,音质的不同只与乐器的规格和档次有关,与键钮、键盘的结构形式没有多大的关系,演奏的好坏主要决定于演奏者的水平。

    当然,两件不同形式的乐器必然会有一些区别,从这次比赛中的所见和结合我十几年来的学习体会,觉得在演奏流行乐和一些轻音乐时,两者并无太大的区别,这次比赛中的流行乐和室内乐组就是不分键钮和键盘的。获流行乐大奖的选手就是拉键盘的。原因是流行乐曲一般音域不太宽,和声一般也不是很复杂,键盘琴具有的音域已经足够了,演奏的要点主要在于把握好乐曲的风格。但如果演奏一些专门为键钮琴谱写的作品时,确实还是用键钮琴来拉比较顺手,因为键钮的八度键距不到十厘米,还有两排辅助音,所以演奏那些和声复杂、多声部的乐曲时会方便得多,某些巴扬乐曲如用键盘琴来拉就需要适当改曲后才能演奏。所以,作为一般的爱好而学琴,我想就不必去钻这个键盘键钮“哪个更好”的“牛角尖”了,“青菜萝卜各有所爱”。但如果是参加(不分键钮键盘的)比赛的话,演奏大型作品不得不承认键钮会占一定的优势了。当然,演奏者的技术永远是第一位的,“人的因素第一”嘛。

  顺便再谈一些学习体会,对于初学者来说,键钮和键盘虽然没有好坏之分。但从学琴的年龄和能迅速入门的角度来看,学键钮琴还是较为有利。这是因为同规格的键钮琴要比键盘琴要矮许多,所以学键钮琴的学员起步年龄可以比学键盘的更小些,有些五岁左右的儿童就可以拉相当于键盘120贝司琴音域(41音)的键钮琴了,而且到了学习中级水平需要大规格琴演奏时,也不会出现小孩子拉键盘大琴时那种“痛苦”的持琴姿势了。我曾经分别对学习键盘和键钮学生的学琴进度进行过对比分析,在同等条件下,学习键钮琴要比学键盘琴快得多。从这次参赛的中外选手用琴情况来看,许多小年龄的选手们多数也是拉键钮手风琴的,说明他(她)们的学琴起步年龄较早,学习进度较快。这些例子可以给研究键钮琴的爱好者提供一个参考实例。

六、 观摩流行乐和室内乐组
    这两组应该是大赛中最具有可听(看)性的比赛了,总的来看,参加流行乐组的中国选手无论从参赛人数和演奏水平上都有了令人瞩目的发展,比起上一届“上海之春”艺术节时的比赛有了质的飞跃。李聪老师提倡的手风琴多元化发展的倡议已开始出现了很好的发展势头。具体地来说,这次中国选手人数众多,最小的中国选手才十岁。他(她)们选取的乐曲范围较广,已不再限于那几首流行的曲目了,而且乐曲的难度也较之前有提高,最值得赞赏的是有的选手演奏自己创作了中国元素的流行乐曲。从演奏的情况来看,选手们的技术普遍熟练流畅,风格把握得也不错。许多选手演奏了爵士风格的乐曲,那种即兴、摇摆的感觉也有所掌握。

    至于一些不足的问题在前文亦已提到,即如何更好地突破简单的模仿到具有更多个性化的演奏,以及如何美化演奏中的表情和肢体动作。特别想说的是,我们在学习流行乐时,应该多注意学习、模仿作品浪漫的风格,而不要简单地去模仿老外的表情、动作。中外有别嘛,不同的文化、不同的生活习俗,表情、做派能一样吗?如学不好就会不中不洋、又是东施效颦了。就我个人的看法,中国选手还是含蓄些,多在气质上提升一些为上。

  室内乐的比赛是很吸引人的,而且第一名的得主是我们中国选手,要向他们表示热烈的祝贺!由于我带学生参加展演耽误了半天的观摩机会,错过了许多室内乐参赛队的演奏,特别遗憾的是没能看到夺冠的中国队的精彩表演。赛后,从仅录到的几组视频来看,中外选手的水平都很高,曲目也非常动听,真希望大赛组委会能出版比赛的光盘,室内乐的比赛除了学习研究外还有极高的欣赏价值。我看到一组俄罗斯的五重奏录像,是由两架既非键盘也非键钮的手风琴★(见文后注解)、两把中音多姆拉琴★和一把低音巴拉莱卡琴★组成,这种形式在我们国内是不多见的,如果在音乐会中演奏这些节目,一定会深受观众的欢迎。在欣赏室内乐的录像中,还发现了一个有趣的现象,担任手风琴声部的中国选手,在表情上都比较自然,是否是由于有其他乐器的衬托和交流就能够比较放得开些?另外,我还觉得手风琴与其他乐器的合作,是把手风琴推向大众、宣传手风琴艺术、让大家喜欢手风琴的一条非常有效的路子。我们许多专业院校的手风琴学生都有条件和其他专业的学生进行合作,但现有的手风琴室内乐演出都限于院校内,很少走向社会。如果专业学校能为社会提供这类高质量、具有可听性的手风琴室内乐音乐会的话,肯定会比单纯的独奏音乐会更受欢迎。手风琴专业的大学生们,是否应该行动了!

七、新兴的电子手风琴
    这届世界杯锦标赛有电子手风琴赛项,这给大赛增添了现代气息。现在的电子手风琴已不同于以前那种簧片发声的“MIDI手风琴”,它完全是利用数码技术模拟产生传统手风琴的效果,而且具有更多的娱乐和小乐队的属性,我觉得它是一架“可移动的、风压控制音量的电子合成器”。演奏者只要具备普通手风琴的演奏技巧(包括抖风箱等技术),了解掌握电子手风琴的各种附加功能就可以进行演奏。这次参赛的选手人数虽不多(报名12人,实到11名),但演奏水平却很高,其中有多位曾在意大利罗马国际电子手风琴比赛中获得过大奖,因此竞争甚为激烈。参赛选手们都使用罗兰FR系列键盘或键钮式电子手风琴;演奏者对乐曲进行了创作性的改编,有的还加入了许多现代的音效,丰富多彩的音色、音响和乐队效果给观众带来了一个全新的、带有震撼力的手风琴艺术享受,使比赛成了一场精彩的音乐会。我认为电子手风琴的出现,一定会给手风琴的发展增添一个全新的理念,其强大的娱乐性和乐队效果,使一架电子手风琴真正成了名副其实的乐队。目前,电子手风琴的推广和普及还有一定的困难,阻力并不是它的技术和功能,而是它相对昂贵的价格,我相信按照电子产品的发展特点,随着技术的日趋成熟,成本会逐步降低,希望有朝一日能像手机一样从“贵族走向贫民”。到那时,手风琴是不是会又一次迎来她繁荣的春天呢?

    因为参赛的选手不多,按规定只需进行一轮比赛,所以我进行了全程的观摩,从中得到不少启示。首先是要有好的作品,最好是根据琴的特点进行改编的,或新创作的乐曲。同时要利用电子手风琴的各种功能,将其合理、巧妙地应用到乐曲中去,使音乐表现得到最大的提升。还有一点很关键,即琴的选择非常重要。比赛中选手们使用的是罗兰FR系列的高、中、低(FR-7x、FR-3x、 FR-1)三款琴,由于不同档次琴的功能效果有很大的差异,如在相同演奏水平的条件下,使用高档琴演奏绝对占有琴的优势,评委们的评判显然是以音乐的效果为标准的;所以使用中低档琴的选手,在奏响第一个音符时就已经处于劣势地位,他们要靠更多的演奏技术和音乐表现来弥补琴本身效能的不足。从赛后的排列名次上也可以看到,排在前五名的选手都是使用高档键盘或键钮顶级琴(当然技术也是不错的),唯一的一架中档琴的选手排列第六 ,其后都是低档琴。由此看来,在条件许可情况下,应尽可能地选用高档琴,因为优良的“武器”毕竟能改变竞争中的实力地位。但在平时的学习和娱乐活动中,不同档次的琴各有其适用的最佳定位,在一般的独奏和伴奏时,因对琴的功能要求不高,中低档的琴已完全够用,而且琴体相对较小重量也较轻,比起高档琴来更为方便适宜。所以选用的原则应该与选电脑一样:“一要能用,二是够用”,则是最为合里的。

  从上述对“武器”的分析,进而联想到影响我国手风琴发展的一大瓶颈,就是我国相对落后的手风琴制造业。从比赛的选手用琴来看,基本上没有看到国产的牌子,这并非大家不爱用国货,而是目前国产的琴的质量还尚难以和进口的高档琴相比。虽然近年来国产琴的质量和品种已有相当大的提高,但对比国外名牌来说还是比较落后,唯一可比的是相对优势的价格。我和许多手风琴朋友对国产琴都有相同的看法,主要问题有:一、款式、规格相对较少。二、工艺比较落后,机械部件的制造还较粗糙。三、声音尚欠优美、缺乏穿透力。四、有些产品气密性还不够好,手感及使用可靠性方面尚不能令人满意。分析一下原因(班门弄斧啦),是否我们企业的技术力量还不够强?制作水平还不够高?乐器的本身是一件复杂的工艺品,其外观的美学,形体结构的人性化,内部机件与发声的力学、声学原理有很深的学问和科学依据,当前国内的音乐院校已有提琴和钢琴的制造专业了,但还未听到有手风琴的制造专业,其实手风琴的设计制造并不比钢琴来的简单。一架琴从设计到制作光靠熟练工操作是远远不够的,工艺和技术是需要知识和经验的长期积累。手风琴企业要制造高质量、高性价比的乐器一定要有一个长远的规划,要在设备和研究开发上进行投入,建立一支懂技术、善开发的技术骨干队伍。建议手风琴生产企业可招聘一些有音乐素养(最好会拉手风琴),学过力学、声学、懂机械制造的大学生充实研发队伍。加强工人的技术培训和学习,不断提高工艺水平和精品意识。否则,光凭目前的工艺进行简单的仿制大概是难以达到国际水准的,更谈不上超越了。手风琴爱好者都希望能有一天,在国际比赛的颁奖台上,获奖选手用的是“MADE IN CHINA”的中国名牌。到那时,我们就不再是手风琴制造的数量大国而是真正的手风琴制造强国了。

八、精彩的展演活动
  第64届世界杯锦标赛系列活动中的一大亮点,是展演活动。这次的展演是真正走向社会、融入广大观众的展演。以往有些比赛中也曾设立过展演项目,可能是由于客观条件的限制,展演往往是“演而不展”,比赛场内往往只有一些参赛学生的家长、老师和为数不多的观众,一场来之不易的节目比赛完了也就结束了,根本起不到宣传展示的目的,这其实也是一种资源的浪费。但这次则不同,在上海的展演活动周有来自全国各地的29个代表队,表演者从幼儿到八旬的老人年龄跨越了四代。组委会精心安排了各个代表队在公园、广场等地的露天舞台上为观众们展示丰富多彩的手风琴艺术,展演的形式有独奏、重奏、合奏、室内乐和伴唱等。我在展演现场随机问了许多观众,他们中间有部分是第一次看(听)到手风琴在公共场所的大型展演,一致反映手风琴这种乐器很不错,既灵活又好听,还有这么多的表演形式。观众中有许多是带着小朋友来观看的,他们一再地问孩子:“好听吗?喜欢吗?喜欢的话也给你买一个学学。”看来这次的展演活动或许会催生出许多未来的手风琴爱好者。

    由此而感,当我们常常在担忧手风琴走下坡路的同时,却忽视了一个极为重要的问题,就是我们对手风琴宣传的关注不够。过去媒体不发达的时候,手风琴经常展现在大众的面前,得到了大家的喜爱。而如今已经发展到了电视、网络时代,手风琴却没能在媒体上得到应有的宣传。这个问题不能简单地怪媒体的不公,是因为你缺少观众,缺少宣传点。媒体的特点是只关注群众喜欢的热点,如果我们能够用展演这种融入大众的形式,除了比赛外使之常态化,如北京的手风琴俱乐部在北京开展的一系列活动等等,不断引导大家对手风琴的关注、认识和喜欢。媒体也许就会自动找上门来了。不知这种看法是否现实?值得我们手风琴爱好者思考,寻求得到媒体更多的支持。

九、广大手风琴爱好者的希望
  世界杯给我们带来了手风琴爱好者的欢乐和自信,同时也让我们有了许多思考。大家都十分关心手风琴事业的发展,在平时的学习和交流中纷纷提出许多想法和建议,盼望手风琴学会能给大家提供更多的资讯和帮助。前不久,有位广西的手风琴好友李先生来函,向我了解有关这次世界杯锦标赛的比赛情况,信中还提出了他自己的一些看法和观点与我交流讨论,经他同意后,我摘录如下:

  1、手风琴的教材缺乏,权威性的,付之阙如。而手风琴的出版物,似乎是日见其衰。许多教材或乐曲,均为近十年以前的;而所见的新书,也多只是将别人乐谱,拿来做一次重新的排列组合而已,带配套视(音)频光盘的更是少见。

   如07年版的全国高师手风琴系列教材,是以88年版的全国高师版不适应时代的发展而推出来的,值得肯定的是,其中的概论和大事记是从无到有的,而乐谱仍然脱不了拿来主义,新创作哪怕是新改编的,也应占一定的分量;若新书无新曲,是不足以言新的。至于其中的“学习指导”,则全是概念性大而化之的泛泛而论,看不到对学生学习的经验介绍、针对性的技术指导、常见错误的防范、高难度技巧的解决之道,如何分析作品,如何才能达到有效的音乐性的表达等等,可见,手风琴教材的创编与其他乐器的深广度相比,是相当欠缺的。(笔者点评:关心,现实!)

  2、手风琴演奏曲的民族化,是手风琴如何扎根于本民族的立足之点;当然创作是艰难的,退一步而言,至少乐曲可供改编的天地,仍然是广阔的,过去的改编,有不少是成功而成之为典范,如《打虎上山》和《草原上升起不落的太阳》等等,但也有不少不尽人意的,关键还是在于再创作和再现手风琴的风格以及尽可能的表现原曲的乐思和特色的欠缺。(笔者点评:中肯,敢言!)

    3、当前的手风琴学术讨论太过稀薄,其他成熟的乐器,常常会就某一名曲的表现和诠释,会有长期的、许许多多的讨论和论述,而手风琴近乎于无;所以,手风琴演奏和创作的“艺术化”,就缺乏太多的学术氛围和良好的土壤了。(笔者点评:尖锐,一针见血!)

  4、过去不少人曾经对手风琴专业可供学习的范畴和深度、厚度表示担忧,但一旦对手风琴专业提出艺术化的要求时,该专业的深广度就极大的提升了;从西方许多的音乐演奏专业的学习范畴看,许多的涉及到跨专业的学习,如要求对多种乐器的熟悉,对音乐创作乃至指挥的专业也有所旁及,系统的训练,音乐人才可能是挑大梁的人才。退一步言之,若手风琴专业能就音乐创作来一番深造,将演奏者与作曲者(初级也好啊)两种身份合一,岂不是为手风琴的音乐作品的创作,提供源源不断的后备人才?(笔者点评:思考,期盼!)

  5、以目前的现状看,手风琴更应走专业与普及相结合之路,一个堪称手风琴的大国,绝不会是依靠仅有几位世界冠军,就可以傲视于世的;解决手风琴后备人才有可能断档的忧虑,还得有一片富饶的土壤、一份对初级培训老师的尊重和培植、一种自上而下高中低不同层次之间的互动、交流和提升,否则,放弃了民间这一块再生之地,任何金牌也衬托不起琴运的衰败之象。……(笔者点评:深刻,前瞻!)

    李先生是一位普通的手风琴爱好者,他的琴技也许非常“业余”,但出于对手风琴的爱好和热情提出的观点和看法却非常客观、尖锐,而且相当的专业,值得专家们重视啊!其实,在国内有许许多多像李先生那样的手风琴爱好者在思考、在关心着手风琴的发展,他们是不可忽视的群众基础,只是目前尚缺少一些讨论和交流的平台,学术的讨论和研究还只限于专业圈内,象牙之塔的精英们缺少群众基础就很难发挥其作用。手风琴爱好者们热切希望专业院校的专家教授们发挥专业强势,积极参与手风琴基础教育的研究,著书立说,积极引导和帮助基层的手风琴爱好者增加他们的手风琴专业知识,提供他们适用的教材和音、视频资料,使之提高学习的兴趣和热情,在规范的指导下正确地学习和演奏手风琴,使群众性的手风琴学习和活动再次掀起一个热潮。

    近来,已看到有许多专业教师和大学生们开始着手编写各类教材了,我在赛场外的资料展台上买到了几本新出版的手风琴教程和曲集,其中有一本《电子手风琴初级演奏教程》就是出自一位在校的大学生之手,而且配有亲自演奏的DVD光盘便于读者学习。后生可畏啊!我们期待着专家和年轻的学者们有更多更好的著作问世。

  赛后,也听到有一些关于比赛评判是否公正的疑问。评判的标准我不清楚,但我知道艺术类的比赛是不可能“定量”测评的。评委们的个人喜好不同也会有不同的评判取向,如有些出入也属难免。对于参赛的选手来说,当然要有强烈的夺冠意识,但也不必过于唯名次高低,因为参加国际比赛的本身就是人生履历中的一次进步,更重要的是通过比赛可进行客观的比较和分析,寻找差距,以求今后获得更大的提高,这才是参赛的重要意义。在最近播出的“央视钢琴小提琴全国大赛”中有评论家指出:“成名容易成家难”。一时成名固然好,但要成为真正的演奏家是一辈子的事,要做一辈子的学问、搞一辈子的学术,祝愿这些年轻的选手们做好学问、搞好学术,争取成为大师级的演奏家!

    赛期有限,但参加的手风琴世界杯锦标赛后的感想无限,久久难以忘怀,还有很多感想有待梳理、总结。此次国际性高水平赛事的组织和举办,让我们广大手风琴事业的从业者看到了希望,更感受到了责任!我们特别感受到新的一届手风琴学会,在继承和发扬老一辈手风琴人光荣传统的基础上开始走上了新的征程,广大的手风琴学会会员们都期盼着学会积极发挥其职能,重视学术办实事,扶植支持基层教学,引领专家、学者广泛团结基层老师和手风琴爱好者,搞好宣传,充分利用网络等技术为大家提供最新的信息,搭建学习、交流、展示的平台,充分发挥专业院校的人才优势,走向社会、走向基层,从专业和普及等不同层面多方面地提高大众的欣演水平,让金字塔构筑在更加宽阔而厚实的基础上,共同努力促使我国的手风琴事业得到健康的发展,再创事业的辉煌!

  本文在写作过程中曾与多位朋友交流讨论,得到了不少的帮助,并引用了他们的部分来信内容,特此深表感谢!


注:
  ★ 那个”既非键盘也非键钮”的手风琴是俄罗斯圣彼得堡文化艺术大学克拉夫措夫教授发明的,其学生阿列克塞·巴拉科夫使用该琴曾在北方杯参加过比赛,并取得键盘组第三名的好成绩(可参看《中国手风琴在线》网站制作的第五届俄罗斯“北方杯”大赛光盘VCD-12碟中“决赛二之一实况录像”)。据说此琴演奏起来比键盘琴方便,目前使用者不多,故不多见,在俄罗斯“北方杯”比赛中归键盘组。

  ★ 巴拉莱卡琴(Balalaika,俗称三角琴)源自鞑靼,在俄罗斯极为流行,是俄罗斯的民间乐器。图片中的是低音巴拉莱卡琴,演奏低音Bass声部。
    
  ★ 多姆拉琴(Domra)是巴拉莱卡琴的一种,图片中的是中音多姆拉琴(Domra Alt)。
  
  因文中照片大多取于视频截图,因此分辨率较低,不够清晰。敬请读者谅解。

返回目录


本网站仅为各种手风琴信息的发布提供平台,由信息提供者保证其内容的客观真实性。


环球手风琴网 中国手风琴在线 版权所有 不得侵权
http://www.accordions.com/china licong@vip.sin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