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ccordions Worldwide

 


我与获终身成就奖的前辈们

--“终身成就奖”带给我的思考

杜宁
                                                                                  返回目录


 

  在中国上海举办的第64届世界杯手风琴锦标赛上,根据中国音协手风琴学会会长李聪先生的提议“国际手风琴联盟”(CIA)在本次世界杯上授予张自强等14人“中国手风琴终身成就奖”,是开幕式上最大的亮点之一。以这种形式表彰他们为中国手风琴事业做出的卓越贡献,是一个非常好的创意。被表彰者:(按拼音首字母排列)李敏、李未明、李遇秋、任士荣、闪源昌、孙德伦、王碧云、王小平、王域平、吴守智、杨文涛、余继卿、曾健、张自强,他们都是七十以上的高龄,来自祖国的不同地区,从黑龙江到广东包涵着广阔的疆土,在这片土地上,留下了他们对手风琴事业的爱和默默耕耘的汗水。
  
  那是非常感人的一幕,现场目视着这些中国手风琴事业的开拓者们,在全场热烈而敬重的掌声中依次走上舞台,接受国际手风琴联盟主席Raymond Bodell所颁发的奖杯和证书,这是我国手风琴界首次,也是规格最高的一次盛典。但我并不把它看作一次单纯的褒奖,而是一场庄重而神圣的仪式。

   可以说,我与舞台上所有的前辈们都有着广泛的交往和深厚的友谊,他们中间有我的恩师,有我小时候崇拜的演奏家,有我敬重的师长和成长中的榜样,看着一个个熟悉的脸庞,也把我的思绪带入久别的时光。

  孙德伦是我的恩师,回忆起1970年我在哈尔滨拜师的情景,如今依然历历在目。孙老师那时在哈尔滨师范大学工作,当时在东北能够成为孙老师门下的弟子,简直是一种奢望。在文化大革命中,对于教学和求学者来说都有许多限制,不许教私学就是一条规定。但孙老师慧眼识珠,欣然接受我为他的学生,才使我有了后面的进步,改变了我的人生。

  孙老师给我最大的财富就是做人,他的人格魅力征服过很多人,他开朗热情,真诚而大度的个性具有很强的感染力和凝聚力,无论是对待学生还是同事他都平易近人,毫无做作,他是我们最值得信赖的良师益友。孙老师的学生们成名都比较早,在全国比较有影响的包括李原(哈师大77级)、梁和平(75年入中央乐团)、许明俊(73年入战友文工团)、杜宁(上海音乐学院78级)、赵力士(北京现代音乐学院副院长)、宋立权、王宏宇(哈师大)等等,他们每一个人都有着许多精彩的故事,而这一切又都得益于孙老师的教导和帮助,所以直到现在学生们都怀着对老师深深的感恩之情。

  孙老师对我最大的影响就是博学,他启发式的教学让我受益终生。记得我生平许多第一次的知识获取都得益于老师,70年代初,老师家的留声机和唱片是我记忆最深刻的“朋友”,老师为我讲解音乐的学习经历是最为让我激动的时刻,许多交响乐的音响效果打开了我的音乐视野,插上了对音乐想象的翅膀,特别是我练习和演奏的许多作品,有些是乐队的版本,由于唱片带来的音响效果,使我倍受启发,每次上课都充满着期待,沉浸在音乐世界的享受之中,如今想起来都会历历在目。孙老师手风琴教学不是仅限于手风琴乐器的本身,他会带给你许多周边的知识,比如当时我练习格林卡的歌剧《鲁斯兰与柳德米拉》序曲,孙老师会在歌剧的内容以及乐队的配器手法上给予讲解和引导,以拓宽演奏的思路和想象。当时没少练习乐队作品,如《波西米亚少女序曲》、《塞维利亚理发师序曲》、《费加罗婚礼序曲》、《斯拉夫舞曲》等等,那时能够接触这些作品可以说是非常不易的,因为是在文化大革命运动中,除了样板戏以外拒绝一切外国作品。可见孙老师教学是冒着很大的风险却带来超出人们想象的效果。在老师的帮助下,我于1978年恢复高考时,以优异的成绩考入上海音乐学院手风琴专业本科。

  我大学毕业后,1982年分配到沈阳音乐学院工作,有幸能够与张子敏、李敏两位手风琴界的开拓者和前辈共事,并在14年共同工作和生活的经历中,建立了深厚的友情,(提到张子敏教授我心里很难过,在这样一个辉煌的时刻舞台上没有他的身影是我国手风琴界的遗憾和缺失)。两位德高望重的教授对我的帮助和栽培可以说是无处不在,从这一点上讲,我是一个幸运儿。作为刚刚大学毕业的青年教师,我曾继续与他们进修,在他们的帮助下,我完成了个人第一场手风琴独奏音乐会和第二场钢琴独奏音乐会,还推选我担任辽宁省手风琴学会的会长。与他们的故事真是几天几夜也说不完,他们的为人,他们对事业的执着,他们无私奉献的精神,是鼓舞我前进的动力,也是鞭策我人生的规范和准则。沈阳音乐学院的手风琴专业对我国手风琴事业的贡献是巨大的,它是最早进入我国音乐学府的,当今在国内影响很大的如闪源昌、任士荣、吴守智等专家们都曾受教于那里,可以说它是我国手风琴专业发展的摇篮。

  1996年我调入解放军艺术学院工作后,有幸接触到北京的手风琴专家们,特别是军艺的张自强、闪源昌两位教授由于工作在一起,接触的更加频繁。在长达15年特别是军队的工作和生活中,建立起的战友情是一段不寻常的经历。

  从我认识闪老师并成为了同事直到今天,闪老师的热情与对手风琴事业的那份执着,一直深深地感染着我,他曾风趣地说过:“我太爱手风琴了,手风琴让我上了大学,手风琴让我在军队立功受奖,手风琴让我找到了终身伴侣···”。闪老师对学生无私的帮助,对待手风琴教学以及发展的关注和学习的态度,是值得我们和许多年轻人学习的。在如此频繁的手风琴各种活动中,每一次都能见到闪老师的身影,闪老师常与我说:不学不看就会被落下。正是怀有这种谦虚的态度,才感觉闪老师总是充满着旺盛的激情和精力,内心燃烧着一团火,青春永驻。

  现在张自强、王碧云老师的家与我离得最近,所以我们能够经常走动,交流思想。作为中国手风琴界的开拓者和掌舵人,他们二老的口碑我们业内人士都知道,不需我多说。但他们在各方面的模范作用,不能不使我打心眼儿里肃然起敬。我来北京后,没少麻烦他们,学生有问题去请教,单位有麻烦去“骚扰”,甚至是为我代课。每次学生的观摩、考试以及各种活动总是有求必应,他们都已是高龄,却从来不会麻烦别人,凡事都为别人着想,在很多工作中任劳任怨,默默地支持着我,在行动上鼓舞和帮助着我,是他们带给我巨大的信心,使我在专业教学的道路上能够不断进步。在这里真是无法用语言来表达谢意,只能化作学习的动力,不辜负他们的期望,把中国的手风琴事业做好,做强。
  
  还有王小平(我们都叫他“平叔”)、李遇秋、任士荣、杨文涛、曾健,他们都是军人出身,也是我军光荣传统的传承者。王域平、李未明、余继卿、吴守智等等一个个亲切的名字。他们是走在时代最前列的领军者,他们一直热衷于手风琴演奏和教学工作,毕生在舞台和教学第一线默默耕耘,我国许多中青年手风琴专业工作者都得到过他们的指教。至今在繁忙的教学和社会音乐活动中,仍积极参加各地举办的各类手风琴活动,为中国手风琴事业做出了巨大贡献。

  他们每一个人都有许多感人的故事,每一个人都是一本书。他们所走过的道路,经历过的磨难是国外的同行所不能理解的,他们是历史的见证者,使命的执行者,中国手风琴的捍卫者。所以我们应该抓紧时间去研究他们的人生,总结他们的贡献,把我国发展手风琴事业宝贵的精神财富记载并传承下去,今天对他们的表彰,也是对后人的鼓舞和激励。

2011年12月6日星期二于北京

返回目录


本网站仅为各种手风琴信息的发布提供平台,由信息提供者保证其内容的客观真实性。


环球手风琴网 中国手风琴在线 版权所有 不得侵权
http://www.accordions.com/china licong@vip.sina.com